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弹词》序&目录

2020-10-3 21:1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431| 评论: 0|来自: 名城长沙网


长沙弹词

主编:何寄华
统稿:陈先枢

岳麓书社
2016年4月

易练红

    长沙弹词2006年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长沙市最早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

    长沙弹词是最具长沙地方特色的曲艺品种,系清代由江苏传入,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月琴,早期还有渔鼓伴奏,清末湖南长沙等地称这种演唱方式为“道情”。演唱以韵文为主,说表为辅,用长沙方言演唱,音乐曲调与渔鼓的关系比较密切,流行于长沙、益阳、湘潭等地。

    清代戏剧家杨恩寿的《坦园文录》中,记述了长沙弹词先人张跛在同治二年(1863)演唱《刘伶醉酒》时的情形:“以板鼓唱道情”,“惟肖惟妙”。长沙地区最早的弹词作品,据已发现的资料,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的《下元甲子歌》。清末长沙人杨笃生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出版发行的《新湖南》中著文描述清康熙甲子年(1684)湖南兵祸连年、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遭遇时说:“……昔日遗黎所著有《下元甲子歌》托于青盲弹词,以写岳祸之惨黩。首尾数万言,读之令人痛心酸鼻,所谓呕起几根头发者,村农里妇妪,至今能呕吟之”,说明长沙弹词艺人说唱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曲目,最晚也有330年的历史了。

    长沙弹词见之史籍的历史虽然只有300多年,但它的源头——民间说唱却可追溯至2000多年以前。绵邈的楚文化繁衍着早期的民间说唱。战国时代的楚国民间歌舞就包含了曲艺文化的萌芽。唐代刘禹锡在《竹枝词引》中说:“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这时的民间宗教音乐开始由娱神转向娱人。

    关于弹词的渊源众说纷纭。大致而言,弹词起源于早期的瞽人诵诗,唐代说唱艺术“变文”可能是弹词的前身。而有籍可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的陶真,到南宋已很流行。南宋淳熙七年(1180),著名词人辛弃疾任湖南安抚使时,曾在长沙和友人听过长沙曲艺艺人的演唱,写下了:“听湘娥,冷冷曲罢,为谁情苦?愁为情,么弦诉”的词句,词中所说的“么弦”即琵琶、月弦的第四弦,听到的是一段男女爱情故事。这无疑是长沙在南宋时即有曲艺说唱活动的可靠佐证。而正是从这时起,中国南方的弹词曲艺已趋成形,说唱艺术由唐代的“变文”发展为“说话”、“鼓子词”、“诸宫调”、“唱赚”等。弹词作品也开始流传于世,如南宋《西厢传奇》、明代《二十一史弹词》等。清代弹词作品更为丰富多彩,如《天雨花》《笔生花》《再生缘》《凤双飞》《珍珠塔》等都是分成章回的大部头弹词,并衍成多种曲调。大约到了乾隆中期以后,弹词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地域文化的特征愈来愈明显,和北方的鼓词形成明确的分野。弹词传入湖南后,与湖南原有的民间说唱相融合,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发展过程中,其叙事体制由原来的七言叙事体为主变为模仿戏曲表演的代言体为主。清代弹词成了一种新兴的俗文学。

    清代中叶以前,长沙弹词主要演唱“劝世文”之类的短篇曲目,内容多为宣扬道教教义。后逐渐讲唱故事,称为“小本”,稍后有手抄本,到清末始有坊刻本问世。早期多为街头流动演出,称为“打街”,也有艺人在长沙至湘潭的轮船上演唱。清末长沙弹词风行一时,光绪三十二年(1906)浏阳人张新裕创作的长沙弹词《三荒记》描写当年浏阳县境迭遭春荒水祸,地方武装又对农民残酷镇压,逼迫农民揭竿而起的故事。同时,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曾运用长沙弹词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如陈天华的散韵夹杂的弹词作品《猛回头》,在当时就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唱词云:“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商通,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哪一点,我还要分。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夺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这是典型的长沙弹词,它用极为通俗、生动的唱词痛陈列强加紧瓜分中国的危急形势,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据杨源浚《陈君天华行状》记载,湘赣之间,三户之市,“虽目不识丁者,闻之皆泣下”,“稍识字者,即朗读《猛回头》”。至有小学之“少年,募资广刷,其感化力之深类是”。

    长沙弹词的艺术特色除表现在弹琴指法、唱腔音乐、表演技艺等方面以外,还表现在作品创作题材的丰富多彩上。弹词作品底本为散文、韵文相间,通俗易懂。表演时说唱结合,唱为韵文,说为散文。短篇侧重于唱;中、长篇侧重于说。唱词多为七字句,也有十字句和长短句的。早在20世纪30年长沙弹词就出现许多优秀唱本(又称曲目)。进步文人康德等人创办的长沙《晚晚报》在副刊上辟有专栏,连续发表熊伯鹏(笔名“糊涂博士”)的通俗新闻弹词作品,揭露世道之不公,在群众中产生强烈影响。他的弹词作品,或抨击政治黑暗,或描绘社会诸相,亦庄亦谐,委婉曲折,表达了读者意愿,引起了社会共鸣。如弹词《大雪》讽刺旧社会物价飞腾、民不聊生的缩影,词中云:“先将大雪把题标,今日弹词怎样交。这等严寒当放假,却害我,寒宵呵冻要挥毫。幸喜我,尚存热血能腾沸,不为严寒把意销。一样弹弹还唱唱,哪管得,玻璃窗外怒风号。……碧纱窗下观风景,只说是,世界如银美且娇。纵然是,一年四季能飞雪,填不满,穷富之间路一条”,洋洋洒洒,哭哭啼啼,忧民之心跃于唱词之中。

    到20世纪50年代,长沙弹词曲目与时俱进,挖掘整理了一批长沙弹词传统曲目,如本书所收《武松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太白赶考》《悼潇湘》《宝钏记》等。1956年后又创作了一批宣传新价值观和歌颂新社会新曲目,如本书所收《东郭救狼》《贺庆莲》《霹雳一声春雷动》《雷锋参军》《三块假光洋》《郭亮带兵抓郭亮》等。这些挖掘改编和新创作的弹词曲目,推陈出新,既留住了长沙弹词的地方特色,又吸收了戏曲和现代艺术的养分,更具观赏性和教育性。在整理改编传统节目和新编历史题材曲目中,坚持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发展。《红楼梦》第九十八回,只有三句话提到宝玉曾往潇湘馆哭悼黛玉,曲艺文学工作者据以改编成148行唱词的《悼潇湘》曲目,从宝玉自报家门到他在潇湘馆触景生情,吐露满腹悲伤、委屈和对黛玉坚贞不渝的爱情。这种第三人称的手法,不受说唱文学第三人称出出进进的局限,成为长沙弹词中很受听众欢迎的代表性曲目。

    长沙市文化部门编辑出版《长沙弹词》一书,意在长沙弹词的抢救整理和传承,是实施“非遗”保护工程的一项重大举措。长沙弹词老艺人彭延昆呼吁 “要让长沙弹词余脉相承”,正如他在一新编弹词段子中唱道:“曲苑小天地,人间大舞台。弹词小调迎宾客,相声小品乐开怀。湖湘辈有人才出,芙蓉曲韵百花开。”是为序。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

12下一页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9 12:30 , Processed in 0.0958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