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三章 辛亥革命名人墓葬

2020-10-3 17:2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764| 评论: 0|原作者: 李映辉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16.刘人熙墓

浏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浏阳市枨冲镇嘉园村,占地约l00平方米,建在约l米高的台地上,墓壁上嵌“中国黑”墓碑三通。墓前有造型简约的护栏,墓冢为圆顶形,均为石砌。今墓为刘后人1998年重修。最有特色的是墓前的大型石赑屃,即传说中的象龟,龟头仰望长天,造型十分生动传神。

刘人熙(1844—1919),字艮生,号蔚庐,清长沙府浏阳县人。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在京任工部主事等职十三年。谭嗣同久慕刘的文名,光绪十五年(1889年)谭来到北京,从刘人熙受“知礼成性之学”。刘人熙与谭嗣同从此接下师生之谊。光绪十五年后,刘人熙外放任职于河南、广西、江西等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刘人熙由桂返湘,就任湖南中路师范学堂监督,又任法政学堂总办。同年10月,被推为湖南教育总会会长,领衔上奏请愿开设民选议院。辛亥革命后,任湖南都督府民政司司长。这一时期,他曾以他在广西任职多年的声望和人缘关系,电促王芝祥策动广西提督陆荣廷宣布广西独立。1914年在长沙创办船山学社,任社长。1915年参加反袁驱汤(芗铭)斗争,创办《大公报》,抨击帝制。民国五年(1916 年)6月至7月,刘人熙曾一度代理湖南省长兼督军。8月,北京政府改令谭延继任后,充任大总统黎元洪顾问。民国七年(1918年)12月,上海爱国人士鉴于全国军阀混战不已的局面,组织策进永久和平会,刘人熙被推为会长。著有《刘人熙日记》《蔚庐文集》等。1919年去世。吴恭亨挽联云:

船山称师,后湘绮一帜高张,横流今哭国老;

洪宪窃帝,正长沙群龙无首,定乱长怀武功。

 

 17.余昭常墓

 

岳麓区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岳麓山爱晚亭上方、麓山寺之北,占地约40平方米,半圆形墓冢由三合土堆砌。前有长条形石围栏,左右石墩顶端为莲花宝座造型雕塑,墓后石碑为l985年重立。

余昭常(1868l911),字华禄,清长沙府浏阳县人。早年在湖北任厘税事,后为木商,结交革命志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秋,余昭常来到长沙,在一位友人家中结识了焦达峰,加入同盟会。余比焦年长20岁,焦达峰非常尊重余昭常的意见,凡事都和他商量。余昭常协助焦达峰在平江、浏阳、醴陵、长沙一带联络会党,为反清武装起义做准备。1911年10月22日,长沙新军宣布起义。余昭常率众随焦达峰攻城,他奋勇当先,用大铁锤击破城门,扫除障碍,顺利占领荷花池军装局。长沙起义一举成功。军政府成立以后,立即着手全省各地的归顺和安抚。焦达峰以军政府名义委派杨任为西路招抚使,余昭常为参谋长,前往常德招抚。经杨、余等大力整顿,革命秩序井井有条。清军西路巡防营统领陈斌生,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欲图报复。10月31日,反动军官梅馨在长沙发动军事政变,杀害焦达峰、陈作新。陈斌生获得消息,也乘机起事。ll 月3日,陈斌生借口为被革命军斩首于长沙的巡防营统领黄忠浩开追悼会,派原巡防营兵丁300余人包围杨任寓所,悍然将杨、余等人全行抓捕,并押解至会场,将杨任、余昭常“剖其心”,残忍杀害,随员等l3人同时遇难。余昭常与杨任等革命志士为辛亥湖南光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灵位供奉于长沙湘春门外辛亥烈士祠。

 

18.杨卓林墓

岳麓区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岳麓山五轮塔右下侧,茔地约10平方米,墓冢由花岗石砌成正方形,大小两层相叠,呈阶梯状。墓碑置于墓冢顶端,呈下大上小的四方塔形,别具一格。墓围简约,为圆墩形。整个墓茔小巧玲珑,与高大雄伟的五轮塔相映成趣。

 杨卓林(1876—1907),亦作卓霖,一名恢,字公仆,清长沙府醴陵县人。早年入清军为目兵,曾参加中日甲午战争和抵抗八国联军侵略等役。后愤于清廷腐败,遍游各省联络会党,图谋革命。旋南京将弁学堂学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反对两江总督周馥拟让德国租借南京狮子山,并谋刺周馥,事泄,被迫逃往日本,入高等警监学校,参加同盟会,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回国,在上海办《竞业旬报》,联络各省党人策应萍浏醴起义。失败后赴扬州,谋刺新任两江总督端方,因事泄被捕,l907年3月20日在南京英勇就义。1912年,杨卓林的灵榇由黄兴派人护送回湘,改葬于长沙岳麓山。

 

19.阎松年墓

岳麓区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岳麓山五轮塔东北侧。该墓修建于1912年,坐西朝东,平面布局呈扇形,占地面积约10平方米。形制、大小与五轮塔右下侧的杨卓林墓完全相同,两墓呈对称状,分布在五轮塔下的两端。该墓为花岗岩墓塔,墓碑置于墓冢顶端,东面阴刻“阎公松年之墓”,墓冢墓碑通高约2米。

 阎松年,l911年10月,与焦达峰、陈作新等人一起参加辛亥长沙起义,在焦达峰担任都督时任都督府护卫队副队长,后与焦达峰一同遇难,年仅28岁。

 

 20.谭馥墓

岳麓区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岳麓山黄兴墓小月亮坪下,占地约80平方米,前有花岗条石铺砌的墓坪。圆顶形墓冢由花岗石砌成。腰椎形墓围亦由花岗石构建。墓围正中嵌下方上圆的墓碑三通。墓西侧竖有“谭烈士馥纪念碑”。墓围前敞口处横以石栏。墓后嵌有烈士墓名,墓名碑两侧有对联:

名山有幸埋忠骨

黄土无情化国殇。

谭馥(1878—1909),字文柄,又名绍基,清长沙府湘乡县人。早年加入哥老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参加萍浏醴起义,事败赴广州,在清军巡防营中创立保亚会,又加入同盟会。次年与葛谦等赴钦州,运动清巡防营统领郭人漳部兵士反正,事泄再逃广州: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病逝,与邹鲁等拟乘机发动起义,散发保亚票以资联络,事败走郴州。次年被捕,押回广州,遭刑讯80余次,坚不吐实,而壮烈牺牲。初葬于广州红花岗(后改名为黄花岗)。民国成立,谭延闿第一次督湘,秉承舆情,将谭馥、葛谦墓均迁葬于长沙岳麓山。

 

21.葛谦墓

葛谦墓原在湖南大学后面林修梅墓旁。现仅存墓碑,上刻“烈士葛谦之墓”。墓碑旁的石阶及附近散落的众多残石,均为葛谦墓构件。但墓今已不存,变成了一块菜地,令人心酸。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计划修复葛谦墓。

葛谦(1884—1908),字诞麟,长沙府湘乡县人,早年由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后留学日本。l904年归国,拟参加黄兴等组织的长沙起义,至上海时,事已败。乃参与万福华枪击前广西巡抚王之春事件,未克,避走武汉。1906年参加萍浏醴起义,失败后赴广州,结识赵声、谭馥、罗树苍等人,决定在广州虎门等处组织同盟会通信机关,并亲赴香港与同盟会分会长冯自由商定联络党员及处置盟书的办法。是年夏赴钦州,运动王德渊、陶表封、霍时安等人暗袭钦州府城。事泄,与谭馥逃回广州,协助谭馥创办保亚会。l908年,乘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死去之机,与朱执信、赵声等谋在广州发动起义,并与谭馥同寓师古巷古家祠机关部,散发保亚票,以资联络。旋因事泄被捕,在珠江天字码头从容就义,葬于广州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民国成立后迁葬岳麓山。葛谦与谭馥并称为“湘乡二杰”。

 

22.易本曦墓

岳麓区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岳麓山云麓宫左侧陈作新墓附近,占地约40平方米。墓系花岗石构造,半圆形墓冢,腰椎形花岗石砌墓围。墓围正中嵌石碑三通,中刻“烈士易本曦之墓”,左刻“中华民国三十二年重修”,原有石额,谭延闿题‘‘就义成仁”四字。

易本曦(1887—1911),字羲谷,号竹心,清长沙府湘乡县人。早年肄业于湘乡东皋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来到长沙,考入湖南武备学堂年仅l6岁的易本曦受到民主革命思想影响,追随黄兴,为黄兴所器重,并参加了黄兴创建的反清革命团体华兴会,成为华兴会最午轻的会员。次年与宋教仁、胡瑛等设科学补习所于武昌。1904 年长沙起义事泄失败,易本曦遭湖南当局通缉,只得匿迹湖北。是年冬,谋刺清钦差大臣铁良于南京,不成,被清廷悬赏捉拿,藏匿数月才得幸免。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7月,易本曦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同年9月加入同盟会。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罢学归国,在上海与马君武等倡办中国公学,并继续从事反清斗争。因遭清廷追捕,1906年不得不去国离家赴南洋任教,并进行革命活动。l908年冬,因病赴日本就医,抱病编撰《南洋史略》等书。

清宣统二年(1910年),同盟会将在广州发动起义。易本曦获知后回到湖南,试图响应革命党在广州的起义。他与同盟会湖南分会负责人曾杰等秘密往来,相与鼓动长沙、湘潭的湘军和防军发难。他还与王荷亭、杨阜青等人在长沙路边井开设武城试馆,作为革命的联络机关。易本曦等人还常在天心阁聚会,商讨起义事宜。次年黄花岗起义爆发,但又一次遭到失败。热情似火的易本曦受到深刻的刺激和沉重的打击,忧愤交加,旧病复发,吐血如注,于1911年5月19日在长沙病逝,年仅24岁。

 辛亥革命后,湖南都督谭延为表彰易本曦的革命事迹,特为他题写了“就义成仁”四字匾额,悬挂于烈士祠内,并改葬易本曦烈士于岳麓山云麓宫左侧。

 

23.彭遂良、彭昭墓

岳麓区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岳麓山禹之谟墓左侧,茔地面积约30平方米,墓冢由花岗石砌成长方形,外围围砌花岗石腰椎形墓围,墓围正后方嵌汉白玉石碑三通,中为墓碑,上书“陆军上校彭烈士遂良墓陆军中校彭烈士昭之墓”,左右刻有新化苏鹏撰墓志铭。冢前方以整块条石为栏,八字形墓道向前开敞,墓坪内设有拜台。

  彭遂良(1878—1911),字若海,号从浩;彭昭,彭遂良胞弟,清郴州宜章县人。彭氏兄弟自幼就读于族叔彭邦栋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人介绍,偕至长沙,禹之谟所办惟一学堂。次年夏,参加禹之谟发动的公葬陈天华、姚宏业活动。彭遂良被推举为学生先行队队长,同彭昭走在队伍前列。事后,彭氏兄弟被当局开除学籍,放逐回乡。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冬,在湘南同盟会负责人族叔彭邦栋策动下,与同盟会会员李国柱等创办东兴造纸公司于嘉禾、临武边境,作为革命交通机关。事泄,复于湘粤边界山区潭源洞组织“土著垦牧团”,进行秘密活动。l911年11月初,与彭邦栋等在宜章发动起义,率部进入宜章县城,在率卫队护卫彭邦栋与知县吴道晋谈判时,遭清兵伏击,彭氏兄弟同时殉难。1912年民国政府分别追赠彭遂良、彭昭陆军上校、中校军衔。1913年湖南都督府将彭氏兄弟遗骨迁葬于岳麓山,黄兴手书墓碑碑文。1935年,其弟彭旭重修陵墓,辛亥老人苏鹏特为赋诗纪念:

五岭之阳曰宜章,钟毓彭氏两国殇。

难弟难兄昭与良,英姿磊落气吐芒。

 

24.童健吾墓

岳麓区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岳麓山爱晚亭后山,1913年葬,占地约30平方米,土培半圆形墓冢,以长条形花岗石砌成腰椎形墓围,墓围正后方嵌碑三通,中阴刻隶书“烈士童健吾墓”。墓围前敞口处横以石栏,石栏两侧用大石块砌成八字形墓道,造型粗犷,充满悲壮之感。

 童健吾(1884—1911),名杰,字健吾,岳阳人。初入县速成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本县任教。后留学日本,1908年在东京参加同盟会。回国后秘密串联李琦等同盟会员,图谋起义,未果。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参与长沙起义。立宪派发动兵变后,童健吾极力维护革命队伍的团结,印发传单,到处演讲,宣传“团结御侮”的道理。不幸被新成立的湖南军政府误杀,将其遗体草葬于小吴门外义山。童健吾遇害时,年仅27岁。当时,革命党人都认为他一生奔走革命,席不暇暖,马不停蹄,不辞艰辛险阻,然而革命尚未成功,误遭惨杀,无不为之扼腕悲叹。1913年,烈士同乡李琦、周四维和其兄童恕之向湘督谭延申请昭雪。谭下令将童公葬于岳麓山爱晚亭后山,并将灵位于长沙湘春门外湖南辛亥烈士祠

 

 25.黎尚雯墓

岳麓区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岳麓山赫石坡,葬于l918年,占地约30 平方米,土培墓冢,墓围由不规则花岗石垒砌。墓冢前立有大型石栏。墓围正中立碑三通,花岗石质,主碑高约l.3米,阴刻“前任湖南高工校长黎公桂荪大人墓”,两侧碑略矮,上刻黎公生卒年及立墓者子孙名。墓碑上方饰有龙凤浮雕。

黎尚雯(1868l918),长沙府浏阳县青草市人,字瑞章,号桂荪。服膺王夫之、顾炎武学说,与谭嗣同、唐才常交谊甚笃。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协助谭嗣同、唐才常等在长沙创办南学会、时务学堂,办《湘报》。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唐才常组织自立军起义,黎尚雯参与共事,事泄,唐才常遇难,黎尚雯避居衡州。光绪十九年(1903年),湖南高等师范学堂成立,黎任教务主任。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加入同盟会,并协助禹之谟创办湖南惟一学堂。同年,他与禹之谟、宁调元等公葬陈天华、姚宏业于岳麓山。清廷杀害禹之谟后,黎尚雯继任惟一学堂监督,改学校为广益英算专科学校。次年,他与李剑农在长沙成立同盟会湖南支部。

宣统元年(1909年)6月,黎当选为湖南省谘议局议员。10月复当选为北京资政院议员。在此期间,他向湖南省谘议局提出速修粤汉铁路、倡导实业、整顿教育、禁止鸦片以及改厘税为统捐等案。

辛亥革命后,任湖南高等工业学校(湖南大学前身)校长。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组织国会,黎尚雯被推为参议院议员。袁世凯篡夺革命政权后,黎潜赴武汉,与李烈钧、宁调元等密定七省联防,并任江汉大学校长。设“铁血团”于校内,联络当地驻军,共同讨袁。不料事泄,黎尚雯被捕,后经熊希龄竭力营救出狱。蔡锷在云南起义讨袁,黎与龙璋在湖南响应,参与驱汤(芗铭)斗争。1917年孙中山就任大元帅于广州,组织非常国会,电召黎尚雯赴广州议政,黎不幸积劳成疾,未能成行。次年2月黎尚雯病逝于长沙,公葬于岳麓山。

 

26.李仲麟墓

岳麓区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岳麓山云麓峰下穿石坡附近,1928年5月国葬于此。墓呈半圆形,茔地及坟堆均以花岗石围栏和铺砌。立碑三通,主碑镌刻楷书“李公仲麟之墓”,左右附碑刊碑记及立碑铭文,石栏板上刻“浩气长存”。墓后有石砌二层小坊,中嵌潜撰写的“追赠陆军中将李公仲麟墓志”石碑一方。碑文多数字迹不存。墓前方立一对华表石柱,上刻对联:

 化鹤归来,百战河山馀片石;

 幡龙无恙,千秋砥柱挽横流。

李仲麟(1886—1920),字契隽,清长沙府长沙县人。早年清新军第二十五协四十九标,充正目,后第四十九、五十标随营学校。毕业后在长沙加入同盟会。l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返湘,任督署卫队营营长。后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从事讨袁活动。李仲麟为程潜旧部,曾任湘军总司令部副官长。1916年1月,他和老革命党人林修梅等,跟随程潜,来到全国护国运动的中心昆明。随后任护国军湖南招抚使署总务处长,1916年4月26日,在湖南靖县组织召开护国军湖南人民讨袁大会,大会决议公推程潜为护国军湖南总司令。李仲麟作为程潜的得力助手,对于策划湖南讨袁斗争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护国战争结束后,李仲麟任铁道守备队司令,率部驻湘南。l917年孙中山号召护法,反对段祺瑞统治,李仲麟率部响应,与林修梅进驻衡山,进入长沙,后任湖南游击司令。参加了与北洋政府军的战争。1918年,由广东军政府授为陆军少将。之后,在谭(延闿)、程(潜)之争中,支持程潜,谭延离湘赴沪。赵恒惕任湘军总司令后,又图谋乘机去赵1920年1 1月,赵(恒惕)、谭(延)合流,向程(潜)派军人举起了屠刀,25日凌晨,李仲麟被害身亡。

 

27.杜心武墓

岳麓区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岳麓山凤凰山景区,系与其夫人的合葬墓,占地约40平方米,墓冢造型简约朴素,显露出中华武术自然门流派遗风。墓围、拜台均用矮石砌成,唯

有墓碑较为显目。墓前左右两侧立青石碑两通,一镌刻杜心武生平,一镌刻“自然门武术”源流弟子名录。

杜心武1953年病逝于长沙西园北里寓所,曾与杜心武一道东渡日本、任湖南省文史馆馆员的萧荔恒老人挽联

忆东京锦晖馆,共和宪政之争,只剩我两人,万事散如云,环海钦逆壮士;

喜政治协商会,耆老游园同乐,暌违才一月,今朝悲薤露,同声称诉男儿。

 

28.余肇康墓

长沙县不可移动文物。位于长沙县青山铺镇天华村咸嘉冲洋泥坟山腰处,系余肇康与夫人左氏合葬墓。建于1930年,占地面积90 平方米。墓葬坐北朝南,分别由墓冢、墓围、墓碑、墓栏、前坪、香炉、拜台、望柱等九部分组成。其中,墓冢、墓围、墓栏等主体部分为钢混结构,所用水泥系从德国进水泥。墓葬前坪为三合土铺地,香炉、拜台、望柱均为麻石材质。“文化大革命”时期墓葬遭到破坏,今香炉、拜台、望柱已不存。墓碑为汉白玉材质,共三通。主碑阴刻竖书楷体清授荣禄大夫(封一品夫人)余公尧衢府君(母左太夫人)墓”,左侧次碑阴刻竖书楷体“辰山戌向壬申冬十一月同穴合葬”,右侧次碑阴刻竖书楷体“男襄(善)传孙泽(浦、淞、)敬刊”字样。整座墓葬造型古朴,庄重肃穆。

 余肇康(1854—1930),字尧衢,号敏斋,晚年号倦痴老人,清长沙府长沙县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进士,后任工部主事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襄办光绪大婚典礼后以知府分发湖北补用。因任事廉干有声,擢补武昌、汉阳知府。任上他积极推行禁酷刑、察州狱、蠲苛税等惠民措施;主持修筑荆州万城堤、永丰夹江索道;注重农田水利和民生事业;关注文化教育,主持修建凤山书院斋舍,改鹿门书院为学堂,创办荆州中、小、蒙养、方言、工艺诸学堂十余所。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擢升山东按察使,次年夏改任江西按察使。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3 月至清宣统四年(1912年)10月,赋闲在籍的余肇康被聘为湖南粤汉铁路总公司坐办、总理,主持修筑长株段铁路,参与湖南保路运动。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l910年9月,粤汉铁路长株段建成通车,开湖南铁路修筑之先河,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辛亥革命后,余肇康托病不能任事,迁居上海,以遗老和寓公生活自遣度日。1930年夏病逝于上海。著有《克己斋记事珠》《务时敏斋日记》和《病余随笔》等三种题名日记行世。

 

29.谢晋墓

位于岳麓山湖南大学知新村后山坡上,三层石棺形墓冢为花岗石构造。石棺后立碑三通,石碑后墓墙由山石砌成。墓坪铺花岗石,三围建有石凳形围栏,整个墓园造型独特。

谢晋(1883—1956),字廓晋,湖南衡阳人。1907年加入同盟会。曾任湖南都督府参议、南路筹饷总局局长。先后参加讨袁、护法诸役。后任广州第二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武汉

国民政府国家预算委员会、购料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南省第一届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监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湖南省委主委。存诗稿200余首,与李澄宇等共称“南社湘五子”。1956年8月4日病逝,葬于岳麓山。


作者:李映辉 陈先枢

原载:“辛亥革命与长沙”丛书《共和足迹:辛亥长沙遗址遗迹录》

出版:2011年9月湖南教育出版社


1234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8 11:21 , Processed in 0.09932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