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佛教的觉醒观及湖南学者对觉醒的认识

2020-9-30 16:4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58|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就是“觉者”。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长沙开福寺大佛殿的一副对联极为准确地点出了佛教的这一趣旨,联曰:“斋鱼敲落碧湖月,觉、觉、觉、觉,先觉后觉,无非觉觉;清钟撞破麓峰云,空、空、空、空,色空相空,总是空空。”

“缘起”理论是整个佛教学说的基石。所谓缘起,是说一切诸法、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而起的;因为是因缘而起的,所以都无自性,都只是一种假相,亦即“空”。由于不懂这一基本道理,人因而有种种痛苦。要解脱痛苦,就得遵照佛教所说的方法去修行。佛教宣扬慈悲普度、善恶报应、轮回转世,认为“人生皆苦”、“一切皆苦”,但只要掌握“道谛”,便能脱离苦海,进入“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人生问题是整个原始佛教的出发点,其思想归趣则是个人的“解脱”,而借以达到解脱的最根本途径,则是悟解“缘起性空”理论及遵照佛法的各种修行方法潜心修行。

佛家站在远高于人的立场,总是超于人来说话,而归结到成佛。传统佛教讲出世,他们多以“远离尘俗”、“不问世事”相标榜。隋唐以后,中国佛教逐渐接纳了儒家的出世思想,把出世主义衍变成“亦出世亦入世”,即通过阐述“治心”与“治世”的相互关系,把出世与入世统一起来,这是佛教的一大进步。

佛教毕竟是外来文化,它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乃是中国佛教在逐渐追寻与儒学相同之处的过程。在中国佛教诸宗派中影响最大的禅宗,有人说它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禅宗学者以“心性本净”、“心性本觉”来阐明伦理自觉的基础,强调“即心即佛”、“明心见性”,认为道德修养是主体的内在本性开发,是自我意识的自觉活动,主张行善积德,认为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因而其教化作用显而易见。天台宗的学说虽以“中道实相”为标识,但最后还是把实相归结于一念——心,认为“心是诸法之本,心即总也”。《大藏经》也主张佛性即是“觉心”,修行的关键在于能“反观心源”,“反观心性”。郭嵩焘为开福寺撰的一副对联也说:“华藏庄严并是众心感说。”这与孟子所说“尽真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十分相似。

由此可见,佛性觉醒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其一,原本清净的心,一旦受到贪、瞋、痴、慢、疑等不健康心态的污染,就如同受污染的水,使人无法客观、公正地看待他人、认识事物,造成各种烦恼与灾难的根源。其二,禅修如同净化污水的过程,通过对专注力的训练,助人静心思考,观察抉择,逐步去除心灵深处的“病毒”。其三,清净的心如同净水、明镜,使人能如实观照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这就是禅宗明心见性的本意。因觉醒而得以明心见性,看清本来面目,生活也就能够豁达自在了。

湖南历史上著名的学者都对佛性觉醒有深刻的认识,仅举王夫之魏源、郭嵩焘、谭嗣同几例。

夫之在《牧云常住记》中引用经文说:“发心究竟二不别,一瓣心香在”,“天人实式凭之,不俟此笔者之赘言也。”充分反映王夫之深谙佛教的“言语道断”,顿悟成佛之道。康熙二十年(1681)王夫之为先开和尚撰《相宗络索》,对法相宗思想及其体系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其中包括:将禅宗“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的顿悟思想融入法相宗,提出法相宗的转识成智的顿悟“在人自悟”,以既不违法相宗根本宗旨,又融会贯通法相与禅宗,以不囿于一家之言的精神治法相唯识学,提出一刀斩断恶根、顿悟成佛是法相唯识学的“秘密法门”,倡导树立坚定志向,为成就一番德业而自强不息,从而使法相唯识学别开生面。

魏源晚年虔诚向佛,“专心净业”。他辑成《净土四经》,于咸丰八年(1858)刊刻行世。还自撰《净土四经总序》、《无量寿经会译序》等文,阐发佛学禅理。魏源的佛学思想集中体现为:潜心净土,普度众生。魏源潜心净土,相信通过修行可以使人摆脱现实的苦难,往生“净土乐园”。魏源在《观无量寿佛经叙》中指出:“见佛时则成佛时。知此则以弥陀之自性,念自性之弥陀;以净土之惟心,念惟心之净土。”其中的“自性弥陀”、“惟心净土”,正是西方净土的“往生之教”。

郭嵩焘肯定“轮回说”有劝善的积极作用。光绪四年(1878),郭嵩焘在与刘开生、曾国藩论佛理时,引用曾国藩的话说:“恶人以积恶而有沾滞,善人亦以积善而有沾滞。有沾滞,斯有因缘;有因缘,斯有造化;有造化,斯有色相。佛氏超出乎造化、色相之外,其视万化万生旋转于二气氤氲之中而不能脱离迹象,是以谓之轮回也。”他认为佛教之所以宣扬“轮回”,目的是警惕世人弃恶从善,不堕轮回的因果报应之中。在天人关系上,人不是受“命运”的摆布,也不是由什么神秘的力量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思想行为(善恶)决定的。郭嵩焘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肯定佛教轮回的社会教化功能的。郭嵩焘肯定佛教“自见本心”、“明心见性”的主体能动精神,强调它对于提升道德精神、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积极意义。

谭嗣同更是一位觉醒者。据梁启超《谭嗣同传》载:谭嗣同“探华严性海之理,而悟世界无量、现身无量、无人无我、无去无往、无垢无净,舍救人外更无他事之理。探相宗识浪之理,而悟众生根器无量,故说法无量,种种差别,与圆性无碍之理。自是益豁然贯通,能汇万法为一,能衍一法为万,无所阻碍,而任事之勇猛,亦益加。”可见谭嗣同对佛学探究和领悟之深。他所著《仁学》一书即多引佛家语言,明显受佛学思想的影响。通过学佛,谭嗣同确有超人的勇猛和决心。他认为,世界之外无净土,众生之外无我,故以大无畏的精神投入维新变法运动。在谭嗣同看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极度腐朽如同一“大劫”,非要依靠一种超越寻常的力量来解这个“劫”不可,而佛教曰“威力”,曰“奋进”,曰“勇猛”,曰“大无畏”,曰“大雄”,因此,“善学佛者,未有不震动奋厉而雄强刚猛者也”。谭嗣同虽然过分扩大了精神、信仰的力量的作用,但他从佛学中吸取精神力量却是真诚的。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7 05:21 , Processed in 0.09921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