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湖南古、近代商业发展

2020-9-30 16:2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271|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第四 民国时期湖南商业

 

进入民国以后,湖南商业进一步扩展。 民国初年长沙已有各类洋行88家,其中日商最多,英商、德商次之。输入的洋货以纺织品、搪瓷制品、五金制品、电器材料、化工产品、煤油、颜料为大宗,还有药品、海味等。这些工业品除销本市外,多转销全省各城镇。1913年日本农商省委托员太田世外雄在其调查报告中称:“长沙为湖南省商业中心,复为消费焦点,凡外国输入品,多先卸于于此。然后销散于他市镇。”

1918年粤汉铁路长沙至武昌段修成通车,长沙批发商从京津、沪汉、江浙等地区采购的工业品及洋货,可由铁路运抵长沙,同时也加速了长沙地区农副产品的输出。长沙与汉口在经济上的伙伴关系形成了两地经贸的良性互动,长沙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往往借助于汉口,反过来汉口又常常以长沙作为经济的后续,从而推动了两湖地区在中国近代舞台上的相互争辉。1919年长沙海关进口商品总额为1139万关平两,其中长沙直接进口洋货2566万关平两,是长沙开埠以来进口洋货最多的一年。1920年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在长沙设分公司,并把代理商和分代理商扩散到湖南各地,形成了强大的推销网。德士古与英商“美孚”、“亚细亚’3家洋行基本上垄断了湖南的石油市场。

192215日《大公报》调查,长沙在商会注册的行业达95个,比晚清时期增加13个,其中纯商业行业57个,占60%;饮食服务行业10个,占10.5%,产销结合的手工行业25个,占26.3%;其他如钱业、牙行业、典当业3个,占3.2%。店铺达3342户,其中户数较多的行业有:南货土果业181户,苏广杂货业136户,酒业186户,鞋业133户,烟业116户,衣业188户,药业133户,米业197户,木业137户,绸布业52户,茶馆业79户,面馆61户,丝线业71户,油盐业71户,旅馆业87户等。这些店铺遍及全城大街小巷,商业中心由沿河各地段继续分别向城内扩展,形成南北两大商业区。南部从大西门延伸到南正街、八角亭,再与药王街对接连成一大片,成为长沙百货荟萃之区。北部由中山路经北正街至湘春街,与通泰街、潮宗街纵横相接,形成长沙杂货繁盛之区。这也是长沙早期长沙、善化两县同城,分别经营的结果。清代后期形成的专业商业街市,此时更趋繁华。坡子街毗邻批发商业地段,是河埠进入城中区的要道,钱庄、扇店、金银首饰店、铜器店、笔墨店、药材号在此处麇集;南正街是城区南北交通干线,南货店、餐饮店、刀剪店、烟店、颜料店、红纸店和茶庄等杂货商店甚多;具有现代气派的百货店、绸布店则大多数集中在八角亭一带。

1923年湖南省政府为“俯顺民情”,由实业司司长唐承绪(唐生智之父)负责监建了“湖南模范劝业工场”,内设商店百个,分别由商户承租,一律经营国货,明码实价。这个劝工场就是后来国货陈列馆的前身。

此后,经过北伐战争和湖南农民运动,长沙人民反帝反封建情绪高涨,洋货进口锐减。

加上武汉国民政府滥发纸币,湖南亦发行金库券,长沙市场增一度混乱。19275月,长沙发生“马日事变”,街头一片白色恐怖,导致部分商店关门。正如《中国实业志》(湖南)所记当时湖南市况所说:“农产品不能出口,外货进口亦减,于是经济衰落,商场凋蔽。”

1931年后,湖南政局暂趋稳定,湖南商贸又渐趋回升,到1933年长沙商店增至12484家,比“商场凋蔽”的1929年的5510家增长1.27倍,平均每千户居民拥有商店31.5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位于中山路中段的国货陈列馆也在这时落成,于是中山路、北正街也连成一片,成为繁华的商业区。陈列馆陈列国货2万多种,并附有国货商场。一律限售国货,在国内属创举,省内外不少人士纷纷来长参观。1934年上海国货旅行团到长沙流动展览,湖南省政府亦在国货陈列馆举办湖南国货展览会。

1935年,长沙商业、饮食服务业已发展到312个自然行业,14654户,其中经营工业品和手工业品的有157个自然行业,7754户,如广货店229户,洋货号233户,鞋店490户,纸张笔墨店137户,铜铁器店452户,绸布店155户等,全市共建立各种同业公会76个,长沙已成为当时中国重要的消费城市之一。商业各业都呈稳步上升之势。南门口、道门口、东庆街、小吴门、水风井、先锋厅、通泰街7处设有菜市场。文化娱乐市场也有相应发展,全市有电影院6家,京剧院7家,话剧院3家,花圃店36家,照相馆21家。抗日战争前夕,长沙市场进入全盛时期。这时的著名商店,绸缎店有“天申福”、“大盛”,百货店有“太平洋”、“新世界”,南货店有“九如斋”、“稻香村”,照相馆有“蓉光”、“四明”,钟表眼镜店有“寸阴金”、“亨得利”,中药店有“中华国药局”、“四怡堂”,金银首饰店有“余太华”、“李文玉”,鞋店有“美利长”、“四明”,茶叶店有“吴中和”、“詹恒大”,笔店有“彭三和”、“桂禹声”等等。著名饭店的菜肴有,南国酒家的粤菜,中央酒家的浙菜,又一村川菜馆的川菜,双品香酒家的湘菜,还有徐长兴、李合盛的教门菜,佛教居士林的斋菜等。风味小吃闻名的有:德园的包子,柳德芳的汤圆,双燕楼的锟钝,半雅亭的面粉,火宫殿的臭豆腐和姊妹团子等。

    1936年,粤汉铁路全线通车,经广州口岸进出口的商品日益增多,有些鲜活商品,如牲猪也成为长沙市外销的大宗商品,在长春巷一带形成了庞大的猪行。加上浙赣铁路、湘桂铁路的开通和公路运输的发展,外省籍客商到长沙设庄开店日益增多,逐渐在商业、金融业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江西籍客商在金银首饰业。钱业居于翘首;江苏籍客商在绸布业实力较强;湖北、河南两省客商执药材业之牛耳;广东籍客商开西药业之先河;福建客商长于经营烟草等。外籍客商对长沙商贸的繁荣也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湖南地处后方,沿海及沦陷地区人员、游资后撤,长沙市外来人口陡增5.78万人,市场出现了战时繁荣。当上海战争吃紧时,沪商急于脱货求现,长沙百货业大户大德昌、大五洲、裕阜长等,绸布业大户大盛等,乘机低价从沪杭大量进货,绕道宁波、温州、金华,再从湘赣公路内运长沙。不久沪杭沦陷,物价飞涨,沪杭产品奇缺,黔、川、滇、陕等省客商云集长沙、衡阳等地采购,商贸活动盛极一时,长沙、衡阳等城成为战时经济从湖南向大西南辐射的主要据点之一。

    193811月,长沙商业毁于“文夕”大火,工商业者流离失所,全市商业损失544175亿元法币,占全市财产损失的43%,长沙商贸元气大伤。随着日寇3次进攻长沙失败,长沙商贸活动逐渐恢复。上海等地迁湘现代机器工厂达121家。使湖南工厂总数仅次于四川居全国第二位,湖南遂成为大后方商品流通的前沿地带。湖南的购买力大大超过全国其他省份。据《中国商业史》一书提供的资料,1942年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全国购买力最低的一年,若以1937年全国平均购买力为100,到1942年湖南为86,四川为82,广东为81,陕西为69,福建为45,湖南仍是最高的。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湖南支援前线的粮食超过5000万担,与四川、河南同列为全国贡献最大的省份。

    1944年长沙、湘潭、衡阳相继沦陷,商贸受挫。次年抗战胜利,逃离外地的工商业者陆续返湘复业,加上美国商品乘势而人,大量倾销布匹、日用品等,湖南商贸又开始复苏。后因全面内战,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致使商业经营困难,歇业倒闭时有所闻。据有关统计资料,1949年长沙商业资本与工业资本的比例为7921,可见,长沙基本上是一个商业消费城市。

民国时期湖南各地商业也有所发展。

据民国十八年(1929)《湖南全省农矿工商统计概要》载,衡阳共有服饰品、日用品、食品及其他各类商店3689户,营业人员l2575人,资本额309万余元。城内繁盛,首推南北正街,自北门经南门至回雁峰麓“珍物罗陈,光灿夺目”。司前街、常公街、道前街、道后街以及南门外的宣扬街、河街,北门外的仓前街、石狮街等均属热闹街市。桑园街、泥湾河街、珠琳巷、宣扬街、赖麻口、五福庵、拖泥巷等,则为杂粮业、钱业和手工业类聚地。民国二十五年(1936)粤汉铁路通车,本地农副土特产品远运外销,百粤商品源源输入,市场大有起色。 抗日战争发生后,衡阳因扼西南交通要冲,成为战时大后方的物资吞吐地。上海的纱布、颜料、香烟、百货、五金、西药等均绕道宁波、金华、鹰潭、沙坪、芦苞、老隆等地转运来衡。湘西北的棉花、桐油、药材等在此集散。滨湖谷米、广东食盐也大量向此调集。重庆、昆明、贵阳、桂林及省内长沙、津市、常德等地客商,在此设庄采购,仅供应重庆的布匹,即年达80万匹,约占其总销量的l0%。民国二十八年至三十年(1939-1941)为衡阳商业全盛时期,人口由战前(1936)10余万人,陡增至456万人,商业、饮食服务业有6000余家,从商人员达7.万余人。分长沙、广东、江浙、江西、川黔和本地等帮,有同业公会46个,商业繁荣,市场活跃,为全省之冠。尤以百货、绸布、南货、粮食、旅馆、饮食、运输业最为发达。与战前比较,百货业由93家增至255家,绸布业由73家增至220家.南货业由23家增至123家,粮食业由ll2家增至310家,旅馆业和运输业各增4倍以上,分别达537家和l00余家,其他如五金、香烟、茶食、照相、影剧、酒家等,无不激增。工商业区延伸至郊区的白沙洲、合江套和衡宝路一带。还有五桂坊的竞园商场、新华商场,有大小商店l25家,经营涉及23个行业。有些富商巨贾则挤在僻静街巷,经营南杂、海味、纱布等批发业务,如设在王衙坪内的慎昌庄,资本雄厚,吞吐量大,每次购进白糖数百乃至数千件。

据民国二十九(1940)湘潭县经济调查,有绸布、药、百货、南货、卷烟、色纸、油盐纱、膏盐、金银首饰、陆成、柴炭、香烛l2566,从业人员7743人。另有钱庄l1家,猪栈72家,豆豉、杂粮33家,酒馆、旅社52家,粉业72家,铁作商业55家。湘潭历有“药都”之称,抗日战争时期又骤然转旺,陇,川、滇、黔、粤、桂、鄂、冀、晋等省巨商,各将当地药材运集湘潭,或自立字号经营,或委托代购代销。大户有安吉、大德、永昌、聚成、生泰等33家药材行,另有协盛西、太真知、松鹤龄等中药大店,膏丹丸散,道地药材,一应俱全。猪鬃业亦有复兴,据民国三十年(1941)统计,共有商号50余家,从业人员3000人,年销猪鬃约4000担,规模最大的为利兴公司和富华公司。

岳阳素称鱼米之乡,鱼、茶等为商品贸易大宗,这从岳阳鱼巷、茶巷等街名可得到印证。如鲜鱼远销湖北、长沙、常德、湘阴等地据民国二十三(1934)调查,年产鲜鱼达54万担,除本县食用外,运销汉口、通城、长沙、临湘等地。茶叶,民国十八(1929)6.5万担,输出4.l担,以绿茶为主。加之省内各县所产茶叶从岳阳报关,运汉口销售,输出数量颇大,据统计,从宣统元年至民国二十三(1909-1934)共输出各种茶叶3213万担,占岳、长两关输出总量的4174%。20世纪30年代是岳阳商业最繁华的时期, 仅南正街一条街就集中了严万顺启记老药号、谢天吉药店、戴豫康绸布店、毛华盛绸段匹头号、永泰和布店、宝成银楼、周德馨酱园、昧腴酒家等名店。味腴酒家,也是在这个时期创办的,以经营高、中档的江浙风味酒席为主,兼营地方风味小吃,尤以苏味小笼汤包扬名,日营业额200银元左右

益阳城区自东关至接龙堤街口,长7.5公里,人烟稠密,纯系市鏖。民国时期,著名商铺有天锡福南货号、有成斋南货店、福昌药号、同福百货店等。但益阳商业更具其地方特点,与益阳土特产品的产销紧密联系在一起。如竹制品,民国十六年(1927)前,益阳操竹器业者达千余家,生产篾簟、竹床、竹椅、篾丝、缆纤、竹黄等,产品除销本地及滨湖各县外,并销长沙、桃江、安化、湘潭及湖北省、武汉市等地。7.5公里沿河两岸,制作买卖竹器的作坊店铺,鳞次栉比,竹艺工人占城区人口3%,竹器品种繁多,顾客络绎不绝,因而益阳有“竹器城”之称,因而也出现了不少专营竹器的商户,但大多本小利微,未有大商号的涉足。又如松花皮蛋。益阳松花皮蛋成为商品行销国内外,有200多年历史。进入民国后,成批销往汉口及全国各地和港、澳、东南亚一带,年销600多万枚。民国十九(1930)成立味蛋业同业公会,计24户,资本多者3万银元,年加工皮蛋二三百万枚。有皮蛋行十数家,民国二十二(1933)销汉口达90万元,其中最大的蛋行是张益顺、陈福星、张兴发、尹星福、姚远兴、高源茂、葛福泰、向万茂、漆洪发等

民国时期,湘西无铁路、公路,运输不发达,但沅、澧水纵贯全境,其支流密如蛛网,与广大山乡连接起来,商品运输遂大部分仰赖舟楫之利。常德、津市、洪江逐渐成为沅水和澧水流域及湘鄂、湘黔边区农副产品的集散市场。集散的商品,以桐油、棉花、木材为大宗。民国时期湖南桐油,沅水流域为主要产地,每年产桐油约40万担,占全省总产量的66%。澧水流域年产桐油约l0万担,占全省总产量的l7%。湘水、资水流域年产也在10万担左右。由沅水流域输出之桐油,集中于洪江、常德,由澧水流域输出者,集中于津市,由湘江流域输出者,集中于长沙,以上均经岳阳报关,输往全国两大销场——湖北汉口和江苏镇江。常德著名油号有德丰、信义、同仁裕、恒盛隆、集大恒、大成、晋昌生等。洪江著名油号有庆元丰萃记、恒昌永、萧恒庆、吉盈丰、大昌恒元记、徐荣昌、刘同庆等。 津市也有益大正等8

湖南棉花产区以滨湖各县为主,民国中期,澧县、常德、华容3县合计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60%左右。澧县、石门、慈利、临澧所产棉花,集中于津市,北运沙市,以达汉口。桃源、常德所产,则集中于常德,溯沅江而上,运销四川、贵州,顺长江而下,则达长沙、汉口。棉花交易多由牙行经营。1900年后,津市花行有贺盛泰、贺万泰、高银才、钟万盛、贺盛泰、殷永胜6家。民国初年,花行大户有大丰、同人济、通顺美、泰临丰4家。民国二十四年(1935),有经营棉花的杂货行l7家,资本总额1.8万银元。民国十九年(1930)以前,常德花行营业兴盛,较大的花行有泰顺祥、义泰顺、福兴、正茂祥、裕庆祥、义盛祥、盛昌、敦信等8家。经营棉花业务者除花行外,还有花贩(专营收购皮棉转卖与花行或染坊)、花庄(即外埠棉商所设的收购点或设在外埠的销花号)。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统计,津、澧一带有花贩三四千户,外埠驻津花庄l6家,津市驻外埠有汉口庄3家、长沙庄5家。民国二十三年(1934),外地驻常德庄客有大茂、正和、德隆、翦质记、裕丰、裕正兴、协裕、联德、源和、德昌、厚余、森和等l2家。

    湘黔桂边境历为湖南木材主要产区。品种有松、杉、柏、楠、檀、栗、榆等。洪江为湘西木材的最大集散市场,木商经营多以松杉为主,昔称西湖木(沅、澧两流域所产者为西湖木,湘、资两流域所产者为东湖木),多在洪江集中,顺沅水而下,运销常德,再转销汉口及江浙沪一带。晚清时期,洪江木材年运销量约40万两码(每两码等于12立方米)。民国23(1934),洪江有木行l3家,资金总额33万银元,年营业额68万银元。这13家木行分别为德大、福顺和、张合顺、康茂永、德泰蔚、王义发、永贵昌、谦森详、合发祥、乾泰美、利厚昌、崇国松、贺晋丰。


1234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28 22:50 , Processed in 0.10269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