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夏献云——一位关心长沙文物保护的清代官员

2020-9-25 15:4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65| 评论: 0|原作者: 梁小进

在长沙文化史上,有一位曾对长沙文物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他就是晚清同治、光绪年间担任署湖南按察使、粮储道的夏献云。

夏献云(1824—1889),江西新建县人,字橘臣,号芝岑。出生于世宦家庭,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均为清代府县官吏。夏献云自幼“颖悟过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考中贡生。随入京,任军机章京,后转任部司主事、郎中等职,奉旨以道员用,于同治九年(1870)分发湖南。湖南巡抚刘崑久闻其名,以其总领湖南军需、捐输各局务,又派委赴郴州查办绅士张国宝参案,赴衡州勘查曹、王二姓争田案。次年署湖南按察使。同治十一年(1872)授湖南粮储道,加按察使衔。

按察使为清代省级官员,主管全省的司法刑狱、社会治安和风俗教化。夏献云在湘曾三次署理按察使,颇有政声治绩。湖南自湘军兴起,湘人多从征入伍,以后遣散归家,不少人“聚为会匪”,危害一方。夏献云乃倡办全省保甲,除奸禁暴,吏治为之一清。他曾拯救善化县一黄姓小孩,乡人感激,特为之立长生禄位。长沙西新民妇欧阳氏、崔氏一案,上控经年不决。他一审即其实,“人服其神”。署任几年,清理积案千余起,“案牍为之一空”。楚俗信神,光绪十一年(1885)长沙大水,水退后,民间欲赛神以祭之。布政使乃出告示禁止。于是民情汹汹,有人遂乘势聚众数千人,并放火焚烧布政使衙门,“几成大变”。夏献云挺身而出,晓以利害,惩办祸首,解散胁从,“民心以定”,作为粮储道员,夏献云也很是尽职尽责。他曾著《训农八则》,曰崇本务、守恒业、惜耕牛、勿争水利、勿私沟渠、毋好讼、明正供,均曲正地方情弊。湖南漕政自改折色以来,账目繁多,州县拖延,久成疲滞。夏献云乃明分功过,大加整顿,“漕务赖以大振”。他担任粮储道十四年,库储倍增。长沙苏家坡堤垸溃决,居民失业。他筹集大批款项修复,救活数万人,又曾奏请修复常德花苗等堤垸,“民皆德之”。

夏献云在湖南,以“端风善俗”为己任,对湖南又特别是省城长沙的名胜古迹,倍加珍视,力予保护。其时长沙太平街的贾谊祠,因年久失修,破敝已甚。光绪元年(1875)秋,他以其祠为长沙千古名胜,不可废弃,乃发起捐资,集得银三千五百五十两,其中他个人即捐一千两,重修贾谊祠,历经数月,于次年春竣工。重修后的贾谊祠,坐东向西,门二重,堂二进,规制如旧。增建怀忠书屋,上为忠雅楼,再上为大观楼,登临其上,可眺望麓山湘水。周有回廊,中有水池,“杂莳花卉,叠石为山”,有小沧浪馆。又西建佩秋亭,北建寻秋草堂。美轮美奂,遂成“会城一大胜迹”。贾谊祠从此又恢复湖湘名胜之地,不仅是长沙士人学子游览雅集之佳所,且为省外来湘仕宦、游寓者观览凭吊之处。清末新政兴起,这里还创办了新式学堂;辛亥革命时期,又成为革命党人和立宪党人聚会商议的地方。

贾谊祠竣工以后,夏献云又采纳长沙绅士李兴漠的建议,发起重修定王台。定王台在长沙城东,为传说中的西汉长沙国刘发所筑,以寄托思母之情。夏献云以其与贾谊祠“一忠一孝,风教所关”,再次重修。定王台之重修,亦是由他倡议,发动官绅捐资,“不取诸公”,共集得银二千七百六十两、洋银二十六元,其中夏献云个人捐银六百两。光绪五年(1879),定王台开工重修,同年竣工。重修后的定王台,于台门增建门楼,夏献云亲题“汉藩古迹”为额。正殿祀定王,楼上中祀孔子,左祀仓圣、文昌、关帝,右祀周敦颐、朱熹、张栻、范仲淹,“悉从其旧”。并修复台右蓼园,台左得泉曰古涧泉,旁建东涧草堂,南为望云山馆。园内有池有亭,杂植花竹,“窗牗洞开,风景殊胜”。二千年之胜迹,于是重光。清朝末年,省会有识之士在此创建湖南图书馆,成为全国第一座省会公共图书馆。

贾谊祠与定王台的重修,使长沙城内这两处历时二千年的古迹得以保存,又由于夏献云的精心规划设计,使这两处成为省城著名的园林胜地。此后,这两处地方就成了长沙城内士绅学子及民众凭吊游览、聚会饮宴的场所。不独于此,对长沙文物情有独钟的夏献云,见岳麓山白鹤泉露处岩壁,又建亭覆盖其上,并撰文立碑以告示后人。夏献云其人,对长沙名胜古迹的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贾谊祠与定王台修复竣工以后,夏献云又收集历代有关诗文,“时贤所作”,编纂了《贾太傅祠志》和《定王台志》两书,分别于光绪四年(1878)和光绪七年(1881)刊刻成书。两书分别记载了贾谊祠和定王台的建置沿革及本次重修的经过,汇集了历代文人学士的有关诗文歌赋与时人的题咏,是该两处胜地的重要文献史料。

夏献云长期任职于湖南粮储道,其衙门在省城长沙南城今黄兴路商业步行街南侧原道门口樊西巷内,系清康熙二十二年(1668),驿盐粮储道赵廷标建,署内西边原有园林,雅致精美。同治十二年(1873),夏献云见其渐近颓败,乃予重修,榜曰“宜园”,有桐桂山馆、听秋声馆、延秋亭、澄怀轩、望岳楼等,成为省城一处著名的官家园林。

夏献云经常邀请文人名士来园游览,吟诗作赋,从而留下不少诗作。宝庆(今邵阳)诗人车玉襄曾应邀来此,作有《游粮署宜园,得观亭沼花木之盛,即柬李小园幕宾、夏毓峰公子》《荷花生日,夏芝岑方伯招集同人雅集澄怀园,用东坡泛舟城安韵,依次奉和》等诗,其后者为七律四首,其一、二首云:“银塘暑退酒生鳞,葛纻含风引白蘋。佛界悬弧开雅社,香城选韵聚词人。散衙无事官胥静,临水忘机鸥鹭惊。但愿人如花寿永,年年池馆祝长生。”“寮属宾朋列次阶,借花酬酢敞高斋。素心馥郁饶风韵,碧宇空澄扫雾霾。爱士殷勤歌夏屋,名醪芳冽胜清淮。夜深花亦同棠睡,红烛高烧映砌阶。”描绘了宜园的池塘园馆、草木花卉和宜人的景色。

著名学者、诗人王闿运亦曾乘兴而来,写有《丁丑九日,夏司使招集宜园,见示新作,远山奉酬》一诗,其云:“谢生感旅雁,殷仲乐广筳。俱荣九日集,未识人外缘。良使多暇政,嘉辰寄流连。恒有山水趣,深居亦遐观。兹游耦静契,招客官庭前。人间地自雅,矧覯池亭偏。秋红绚兰阪,露翠垂篁田。时菊不贪荣,黄华独迟妍。欢寻日易夕,宾醉月已延。亮无憭栗悲,何必管与弦。尘音愧高咏,新图预授笺。逋客谢拙速,庶使逸句传。”

光绪十二年(1886),夏献云奉旨送部引见。离湘赴京之日,省城绅民纷纷设饯送别,“相属于道,途为之塞”。二年后,即光绪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889年1月25日),夏献云因病在家乡逝世。一生所作诗文,辑为《清啸闾诗文集》行世。

作者梁小进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原载《文史拾遗》2019年第1期总115期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0 11:19 , Processed in 0.0942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