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一艘满载中国货物的阿拉伯商船,从扬州出发开往北非。不幸,这艘船在苏门答腊的勿里洞岛附近的海上遇上飓风,触在黑石礁上,葬身大海,被人遗忘…… 1998年,这艘被命名为“黑石号”的沉船被德国人打捞上岸。打捞的文物陶瓷制品多达67000多件,其中98%%是中国陶瓷。这些陶瓷器型以碗为主,其次为执壶,其他还有杯、盘、盂、盒、罐、熏炉、油灯和少量生肖瓷塑。 其中有件瓷碗带有“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铭文,它确切地告诉世人,它出自大唐敬宗宝历二年——即公元826年,距发现之日已有1172年了! 另一件瓷碗上写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樊家记”,它告诉我们:这件瓷器来自湖南长沙,因为“石渚窑”正是当时“长沙窑”的称号。 更让人有些惊讶的是,这批瓷器中,绝大部分为有色彩缤纷的花叶、莲蓬、飞鸟、摩揭鱼纹图案的瓷具,这种装饰正是长沙窑瓷器的艺术内涵和特色。经过清点,这批陶瓷中的长沙窑瓷竟多达56500余件! 自古中国名瓷为“南青北白”,长沙彩瓷罕见史载,也稀见文物。一船5万多件的唐代彩瓷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长沙窑瓷名声空前大振! 于是,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接踵而来:长沙窑起于何时?又承接于什么样的制作技术传统?唐代长沙窑瓷器的外销如此兴旺,却为何不见于史籍?长沙窑兴旺时期,规模究竟如何?它的交易市场、运销码头等到底在哪里?到何时,长沙窑开始衰落,其原因又在哪里?…… 让我们走上又一条探寻之路。
一、陶之源流 1、玉蟾岩原始陶 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我国最古老的陶片。经过复原,发现这是一个敞口斜壁尖圜底的釜形器,它高29.8厘米、口径32.5厘米,是原始人用作煮食物的一件炊器。 位于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的玉蟾岩石器时代遗址,地处南岭北麓宽谷平原与石灰岩残丘相间的地貌环境。玉蟾岩是一个石灰岩溶洞,俗称“蛤蟆洞”,洞口朝向东南方,高于洞外地面约5米。 遗址于1980年被发现后,曾进行多次调查,判定为全新世早期遗址。1993年和1995年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其遗存表现为旧石器文化到新石器文化过渡的性质,距今12000年。 在1995年10月至12月的第二次考古发掘中,出土打制石器、骨角器、动物残骸、迄今所见世界上最早的稻谷和原始陶片等文物。其中稻谷栽培化已较明显,近于现代籼稻类型,但兼备野、籼、粳特征,是一种由野生稻到栽培稻演变的古栽培稻特征。 玉蟾岩人始陶创造了夹炭陶和贴塑法制陶,不仅改进了陶料,而且改进了陶坯的结构,相对于夹砂陶与手捏法制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原始陶片火候较低,夹杂着大量粗沙,质地疏松,复原后为敞口斜壁尖圜底的釜形器。参照玉蟾岩附近文化性质相同的三角岩遗存的碳-14年代(距今12060±120年),估计其年代当在一万年,是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制品之一。该遗址被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3月,玉蟾岩遗址被中国社科院列入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2001年6月,玉蟾岩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彭头山原始陶 考古学家认为:洞庭湖流域的彭头山文化,很可能是继承湘江流域的玉蟾岩来的,反过来说玉蟾岩文化很可能是彭头山文化的源头。因此,玉蟾岩文化与彭头山文化,都是一个系统的,它们都是由一个小的群体发展到一个大的群体。[1] 彭头山文化,因1985年首先发现于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洞庭湖西北的澧水流域,到目前为止,仅发现于澧县境内被确认为属于彭头山文化的遗址有十余处,经过发(试)掘的遗址有彭头山,八十垱、李家岗。该文化碳14测定为距今9100±120至8200±120年,其年代范围肯定超出八千年很远,而可能到达距今九千年左右。 将稻壳作为陶胎的主要掺合料之一,是彭头山陶器的一大明显特征。1988年秋,发掘彭头山遗址时,在出土的器物陶片中见到众多的炭化稻壳;1989年冬,试掘李家岗遗址时,又观察到了有大量炭化稻壳掺杂的陶片;1990年夏小面积试掘曹家湾遗址时,在出土的陶片中发现稻壳遗痕;在下刘家湾遗址采集到的陶片中也发现稻谷遗痕;1993~1997年,发掘八十垱遗址时,也在出土的陶片中观察到炭化稻壳。 长久的实践让人们发现,如果把单一的粘土成型,干燥收缩时极易坼裂,难以烧成理想的器皿。如果将稻壳作为陶胎的主要掺合料,一方面可以使泥料减粘,便于成型,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制品在干燥收缩和加温焙烧时减少坼裂。这一技术,大大地提升了陶器成型的工艺。 3、高庙白陶 高庙遗址位于怀化市洪江市岔头乡岩里村。遗址面积达三万多平方米,发掘面积1700平方米,发现了距今7000多年的罕见大型祭祀场所,为追溯我国史前宗教祭仪活动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05年,高庙遗址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令人振奋的是:在这里,出土了我国目前最早的凤鸟、兽面和八角星象等神像图案的白陶器具。 白陶是以瓷土和高岭土为原料,在1200度左右的温度中烧成的陶器,由于胎质中所含氧化铁比例极低,大约只有1.6%,因此烧成后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白陶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而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高庙白陶,成为了领先时代的陶艺制技。 高庙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戳印篦点纹,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和时代特征的标示性纹饰,陶器上的那些兽面獠牙和飞鸟等图像,以及其它图案,都是由这种戳印篦点纹组合而成的。这种纹样(篦点纹)戳具是一种被剁成多个小方块的竹篾片,即先将竹篾片削成块状的薄片,然后在其平整的断面上横向剁成若干个小的方块,再在每方块之间缠入细小的纤维使方块之间构成小的间隙,这样竹篾片的端面就形成了一列带有缝隙的小方块。用这种戳具在陶器泥坯上戳印出来的纹样,就是一列下凹且有分格的小方篦点。 1991年在高庙遗址中出土的一件高直领白陶罐,距今约7800年左右。颈部戳印有带双羽翅的獠牙兽面、其两侧还分别戳印一个盘旋而上的“梯阙”,带獠牙的兽飞翔天际。是一种幻想中的神性动物,它的两侧有高耸的梯阙,就是祭祀场所中专设的供神灵入地通天的天梯和天门。 出土的器物上有一些神秘诡谲的图像,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造型或质地精良的器具上表现出来。一些图像还被制作在圈足器的外底,只有当把器物倒置或将其举过眉头时才能被看见。因此,这种器物一般都是在祭祀中用于倒扣邪恶的法器。 事实上,高庙遗址中所揭示的大型祭祀场所就是最具说服力的直观证据,它不仅规模巨大,且牲祭、人祭、窖藏与议事会客场所俱全,在当时很可能是一个区域性的宗教中心。 [1]《张忠培:“永州为中国考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载2012年10月29日《永州日报》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蛮野寻根”,《蛮野寻根——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流》孙文辉/著,岳麓书社2015年3月出版)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0-11 10:51 , Processed in 2.11477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