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六章 一江湘水节会多

2017-4-21 17:2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461| 评论: 0|原作者: 孙文辉


六、舜帝祭典

1、舜帝陵庙与祭祀

舜帝陵的历史记载,悠远而又确切。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

《帝王世纪》载:“(舜)百岁癸卯,南征崩于鸣条,殡以瓦棺,葬于苍梧九嶷之阳”。

《史记》载:“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

《一统志》载:“帝舜陵在今宁远县东南。”“禹南巡至衡山筑紫金台望九嶷而祭舜。”古时,帝陵中舜陵最为边远,且交通不便,亦路况复杂,危机四伏,因此大禹筑台望九嶷而祭。望祭舜帝始于大禹,止于汉武帝。

秦汉之际,至迟在西汉初年,舜陵、舜庙分设状况没有继续下去,而是合而为一,移建于玉琯岩前。舜帝陵在长沙马王堆古墓——长沙国丞相利仓之子利豨出土的帛绘地图中得到了明确而显著的标记。

西汉时期,历代帝王都非常推崇舜帝。元光二年(前133),汉武帝以郊祭的礼仪参见五帝。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多年里,亲自祭祀五帝达二十多次。开创了之后的历朝历代国有大事,均要祭祀五帝的传统。据玉琯岩古舜帝陵庙遗址考古发现,汉代建筑群遗址占地面积达3.2万平方米,为明代舜源峰下舜帝陵庙面积的两倍。

西汉末年,王莽自称舜帝的直系后裔,在公元6年下令将零陵郡改名“九嶷郡”,将九嶷山下的泠道县改名“泠陵县”,将营道县改名“九嶷亭”。他在九嶷山修建“虞帝园”,封舜帝后裔田丰为“虞帝园”世睦侯,专司九嶷山舜帝陵庙的祭祀和管理事务。

东汉末年以后,战乱频繁,九嶷山舜帝陵庙几经毁建,至唐时已破败不堪。唐代宗时,诗人、道州刺史元结给皇帝的奏折《舜庙状》中写道:“谨按地图,舜陵在九山中,舜庙在大阳溪。”唐僖宗时,长沙人胡曾代理延唐(今宁远)县令,复立庙于玉琯岩。

唐玄宗时期,朝廷祭祀舜帝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这就是由帝王派遣官员,带着由帝王亲自起草、或得到帝王认可的祭文,到九疑山舜帝陵祭祀舜帝。皇帝遣官祭舜见诸记载始于唐开元年间(714-740),唐玄宗派张九龄到九疑山舜帝陵祭祀,首开皇帝遣官祭舜之先河。从此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效法唐玄宗,按照这一方式,派遣朝廷大臣到九疑山舜帝陵祭舜。

宋建隆(960—963初,检校太保、行道州刺史事王继勋奉诏重修舜帝陵庙。乾德元年(963),宋太祖下诏,对上古帝王的祭祀作出规定。《宋史·礼志》载:“乾德初,诏历代帝王,国有常享,著于申令,可举而行……按祠令,先代帝王每三年一享,以仲春之月,牲用太牢;祀官以本州长官,有故则上佐行事,官造祭器送诸陵庙。又诏先代帝王载在祀典,……其太昊、黄帝、高辛、唐尧、虞舜……各置守陵五户,岁春秋祠以太牢。” 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这说明,宋代朝廷对九嶷山舜帝陵庙的祭祀到达了国家的最高等级。

明代,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不久,在寻找炎帝陵的同时,也派专人前往宁远九嶷山,走访查看舜帝陵,绘制舜帝陵庙图,修缮舜帝陵庙。明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派遣编修雷燧致祭,迁庙于舜源峰下。永乐元年(1403)、宣德元年(1426)、正统元年(1436)、景泰元年(1450)、成化元年(1465)、弘治元年(1488)、嘉靖元年(1522)、隆庆元年(1567)、万历元年(1573),皇帝均派人到舜陵庙致祭告即位。

清代对舜帝的祭祀,更未消停。清世祖福临,于顺治九年(1652)在还未夺取永州的情况下,就派遣内臣白允谦[1]在衡州江东岸望祭舜帝陵。据清·道光《永州府志》载,顺治之后的康熙七年、十二年、二十一年、二十七年、三十五年、四十二年、四十八年、五十二年、五十八年,康熙帝共9次派遣官员致祭舜陵。此后,雍正年间2次,乾隆年间12次,嘉庆年间4次,道光年间5次,咸丰年间3次,同治年间2次,光绪年间6次,宣统年间1次。

清代,在每次祭祀之前,舜帝陵庙都要做一次修葺。除此之外,康熙四十五年(1706)、雍正二年(1724),均对陵庙进行了大规模修葺。清乾隆年间,朝廷拨巨款进行扩建,陵庙规模为正殿三楹,后殿一楹,龙亭一座,拜亭一座,东西朝房各三间,大门一楹,两旁碑亭各一座。陵旁庙内古树参天,更彰显陵庙气势。

民国期间,中央政府停止了对舜陵的祭祀。舜帝陵庙的修葺无从谈起,民国二十四年(1935)舜帝陵主要建筑被人为焚毁。民国三十一年(1942)湖南政府拨款3万元对烧毁的舜陵建筑予以修复。

国家级的祭祀活动虽然停止,但在重大的事件之后,湖南还是有县、省官员到九嶷山祭舜,民国期间共有9次,其中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祭舜四次,宁远县政府祭舜4次,其他一次。其中主要的有:

民国元年(1912),县知事张立德以匪乱平息致祭。土匪樊子平占据宁远县南梅冈四出劫掠,官绅力主剿灭,至二年局势稍安。民国三年,县知事张立德招抚樊子平于梅冈,旋杀之。宁南平定。为此,张立德为感谢神灵佑助,削平祸乱而祭祀舜帝。

民国十四年(1925)二月二十七,时任宁远、蓝山、嘉禾、临武四县保安司令的李子青与宁远县知事唐劲中,接惯例祭祀舜帝,以酬祈福地方之愿。

民国二十六年(1937)二月十九日,湖南省保安处长兼湘东警卫区司令刘膺古奉令巡视湘南,适逢春祭,顺道祈福。

民国二十八年(1939)十月二十三日为农历己卯年九月十一,曾任监察院秘书、军事委员会侍从室秘书的李毓九,回家乡任县长。履新之时亦是抗日战争艰难时节,李毓九至九嶷山恭祭舜帝,祈佑复兴民族。

民国二十九年(1940),时值湖南抗日最为艰难时期,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遣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姚雪怀,恭代致春祭。以谢舜帝福庇苍生,使湖南军民获得第二次长沙会战大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湖南省政府分别于1956年、1973年、1983年公布舜帝陵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此之后的1985年、1987年至1990年、1993至2000进行了大规模修缮,整个建筑面积达10840平方米,完全恢复了明清时期舜帝陵庙的风貌。2004年至2009年舜帝陵园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建,舜帝陵规划为陵园区、陵庙区两个部分,总面积29.1公顷,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2009年9月7日,舜帝陵园举行了揭园仪式。2006年舜帝陵庙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舜帝陵祭典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宁远县志》《九疑山志》将白允谦误作白谦允,依《清通鉴》、《南岳志》、《炎帝陵祭文集》改。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蛮野寻根”,《蛮野寻根——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流》孙文辉/著,岳麓书社2015年3月出版)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3 01:56 , Processed in 0.09603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