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古城遗影之班为兰镜头中的长沙

2016-12-28 20:5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336|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梁小进|来自: 名城长沙网

(以下图文源自《老照片中的长沙》陈先枢 梁小进 撰稿,岳麓书社2014年12月出版,荣登“2015年4月湘版好书榜”)

这组照片,原收藏于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图书馆,是英国传教士班为兰(WILLIAM  BANISTER)在一百多年前所拍摄。班为兰,生平不详,现在只知道他于1890年至1923年数次到过长沙,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期。作为一位西方人,班为兰对古老的长沙,对于其富有特色的社会生活方式与民间习俗,无不感到新奇。他的照片,摄入了清末至民国初的长沙景象。


1、1904年长沙开埠后湘江码头上兴建洋楼场景


2、清末长沙湘江上火轮


3、1900年潮宗门外挑水卖的人群


4、清末长沙街头的挑水夫


5、1900年长沙湘江边交易的船夫和趸货的小贩


6、20世纪20年代初火后街


7、1890年城墙内街上挑柴火的小贩


他对于西方轮船运输业在长沙的拓展充满了兴趣,特意摄下了湘江码头上兴建洋楼的场景。照片所展示的是:湘江的这一段长堤上,已经建起了一排排高大的西式建筑。1904年长沙开埠以后,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各国洋行、公司纷纷前来,发展商业贸易和交通运输业。按照1904年6月湖南当局与日本签订的《长沙通商口岸租界章程》的规定:长沙租界划定于北门外,但“因长沙通商租界沿河一带,目前于轮商贸易尚未便利,特议于关章所定起下货物处之沿河地段,即自永州码头起,下至西门鱼码头止,准各轮商指明租用”。因此,很多洋行都在城外河街与江岸上建造楼房,以致洋楼耸立,鳞次栉比,宛若闹市。许多外国公司在大小西门的上下河街、太平门外正街与上下河街、潮宗门外设立了办事处所。班为兰还拍下了清末长沙湘江上行驶的轮船,这大概就是当时英国轮船公司的船只。


班为兰拍摄的照片,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而他对于长沙社会下层民众的状况似乎更为关注,那些下苦力的挑夫、小本经营的商贩、水上谋生的船民,都进入了他的镜头。饮水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大事,但在旧长沙,由于一直没有自来水,居民的饮用主要为井水与河水,因此便产生了一个以挑卖井水与河水为生的群体。班为兰拍下了两张照片,一张是潮宗门外挑卖河水的人群,在长长的河梯上,七八位成年人,衣衫褴褛,一双赤脚,正挑着水,吃力地往上攀登;一张是一位挑水夫,挑着一担水,正走上一户人家的阶基。班为兰的镜头还对准了湘江边的一瞬间,几只小划靠近在一起,几位载运货物的船夫和趸货的小贩,正在进行货物的交易。


这一组照片中,还有二帧反映了古城的风貌。一是20世纪20年代的火后街,一边是高墙深院,一边是小户人家,夹着一条狭窄的麻石小巷,给人一种清幽静谧之感。高墙顶上有富丽的墙檐、翘角,是为火宫殿的后宫墙,火后街即因位于火宫殿之后而名。这样的小巷,在今天的长沙已经很难寻觅了。另外一帧则更为珍贵,是从城内所拍摄的城墙。古代的城墙,在城内都必须留下一条长长的通道,称为城根,又称为墙湾,长沙城内原有南墙湾、北墙湾、下墙湾、草墙湾等地名,即是指这一类地方。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城墙似乎不高,墙体已长出小草,墙内形成了街道,一位挑卖柴火的小贩正在街上走过。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9 11:15 , Processed in 0.10134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