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古井被修缮一新后,更多的市民闻讯赶来挑水回家饮用,她们认为东湖街道为老百姓扎扎实实做了大实事。) 红网长沙6月21日讯(通讯员 陈曦曲 冷梦飞 记者 黎鑫)一口千年古井,随着时间沉淀,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显得破败不堪。今日,这口古井被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修缮一新,重新恢复了她的历史与青春。 座落在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滨湖社区红旗路浏阳河施工部东边的东沙井,原本隐藏在长沙城郊东湖街道的山林下,当地居民还为这口古井盖上了一个“屋顶”,古井清澈见底,溢出来的井水流入了附近的农田。陆续有居民仍然赶来挑水饮用。 今年以来,东湖街道组建了民情信息员队伍,信息员黄太天对古井历史进行了深入挖掘,并经长沙史学专家陈先枢考证,发现东沙井所在的东湖街道已有几千年历史了,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而东沙井的“泉脉”则起源于江西省宜春市,经长沙浏阳市、长沙县进入东湖,然后抵达长沙市中心的白沙井。 5月底,东湖街道抽取专项资金11万余元用于古井维修。6月1日正式施工,整个翻修工程耗时14天。翻修后的东沙井主体设计以护水为主,在方便居民取水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护水源不受到污染。在取水大军中,不乏挑着扁担的70后老人。问起老人问题,依旧对答如流,“我从20岁开始就到这里打水,每天两趟,现在都打了大半辈子了。” 古井周边的居民看到修缮的古井无不拍手称好:“东湖街道真不错,东沙井的翻修是为我们老百姓扎扎实实做的大实事,是造福后代的大好事!”取水居民还自发制作了的锦旗送到街道和社区,表达对当地政府的感激之情。 东湖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尹卫东表示,只要踏实为民办实事,老百姓就会记得,才会真正说你好。下一街道将继续完善古井旁边的道路建设,同时,结合此次东沙井的翻修工程,街道还开展了‘沙水水无沙,亲民民更亲’的廉政主题征文征联活动,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为民。 在长沙市芙蓉区政府官网上,有此次征文征联活动的具体方案。尹卫东介绍,从5月底开始,东湖街道办事处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征文近100篇,征联近200条,最终评选结果将本月月底揭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