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浏阳河风光带,重筑龙王庙、定王台、马楚城墙等湖湘文化标志建筑,让浏阳河九道湾比肩塞纳河。”全国人大代表吴金水在今年两会的议案,引起了市民热议。不少市民认为,将最具湖湘文化特色、且在原址上已无法恢复的建筑在浏阳河风光带恢复,既可为长沙增添城市名片,又有利于传承湖南传统文化。湖湘历史建筑就地重建?还是异地建?本报将推出大型策划报道《九道湾交响曲》,进行全方位报道。 市民期待古文物重建 “忠莫著于贾太傅,孝莫著于长沙定王”,贾谊宅是文人凭吊的胜地,定王台则是孝文化的标志。贾谊宅现已修复,更名贾谊故居;而定王台作为西汉文明的符号意象,却没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湖南读书会会长吴涛认为,浏阳河是让世界认识湖南的一张不可多得的名片,但缺乏代表湖湘文化精髓的标志性建筑、历史文化街区、非物质文化展示体验区和文化综合体。因而他提出在长沙打造一个可与武侯祠、锦里媲美的楚汉文化街区,将马王堆汉墓、定王台等老建筑复原重建。该消息在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转发量已突破10万余次。 就地建?还是异地建? 吴金水称,像定王台原址及周边均是高楼大厦,又在高架桥旁,很难能腾出空间,且成本非常高。浏阳河蜚声中外,沿岸也具有丰富的资源禀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承载古文物的重建。 在浏阳河而非原址重建古建筑则见仁见智。 “如果古建筑在原址上已无修复的空间载体,选择在其他地方重建并非是不可以,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历史价值较于原址会有所缺失。”长沙历史学家梁小进称。 长沙市政协委员陈树认为,古建筑异地保护是否合适向来就有争议,异地集中修筑的历史建筑也许具有“世界之窗”之类的观赏性和旅游价值,但文化价值不大。古建筑保护专家刘叔华称,在浏阳河畔恢复重建龙王庙、马楚城墙等原本就生根在浏阳河的古建筑是支持的,但将定王台“复制”到浏阳河畔仍值得商榷。 芙蓉区拟建浏阳河九道湾文化旅游商务区 “开发浏阳河风光带首选东湖。这里距三大交通枢纽仅有10分钟左右车程,有800亩狭长水面、10公里长浏阳河风光带等稀缺资源。”吴金水说。 在吴金水提出打造浏阳河九道湾文化旅游商务区后,位于浏阳河畔的芙蓉区东湖街道组织了一场讨论会,在会上,浏阳河九道湾文化旅游商务区的框架也被勾勒出来。 “浏阳河九道湾文化旅游商务区将通过对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等多元要素的集聚,将湖湘文化变成可消费、可休闲、可体验的现代城市资源,构筑浏阳河沿岸新繁华。”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尹卫东介绍,这里将打造为长沙新名片。 ■见习记者 桂思雨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0:20 , Processed in 0.09583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