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宫位于岳麓山云麓峰,此地谓道教第二十三福地——洞真虚福地。始建年代不详,据载,明成化十四年(1478),吉王朱见浚曾有修缮。1日有望湘阁(亭),今存吕祖殿、三清殿等建筑。
云麓宫门联 吴 獬 对云绝顶犹为麓; 求道安心即是宫。 作者 吴獬(1841-1918),湖南临湘人,清光绪进士,一生从事教育,著有《不易心堂诗文集》等。
三清殿门联 佚 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三清殿木柱联 佚名 入真门,秉真心,参透真玄真自在; 悟妙理,达妙境,顿开妙道妙神通。
关圣帝神龛联 佚 名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难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伏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元始天尊神龛联 佚 名 紫气自东来,相传道德流芳远; 苍生依北斗,共祝平安化日长。
张天师、许天师赞词 佚 名 神德极高明,临风香宇浮烟碧; 圣门堪想望,映月灯花别样红。 简注 张天师:原名张陵,汉臣张良八世孙,传为道教创始人。 许天师:许逊,东晋道士,道教净明宗祖师。
葛天师、萨天师赞词 佚 名 求至德以成丹紫气,会浮函谷; 布深仁而保赤苍生,共济春台。 简注 葛天师:原名葛洪(284-364),自号抱朴子,炼丹术家。 萨天师:原名萨守坚,北宋末南宋初道士。
望湘阁联 黄道让 西南云气来衡岳; 日夜江声下洞庭。 作者 黄道让(1837-1891),湖南安福(今临澧县)人,清咸丰举人,工诗,有《雪竹楼诗稿》行世。 简注 该联为黄道让《重登岳麓》的摘句,原诗为: “万壑风来雨乍晴,登高一览最忪惺。西来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我发实从近年白,此山犹似旧时青。读书老友今何在,古木深秋爱晚亭。” 又 程颂万 一雨悬江白; 孤城隔岸青。 作者 程颂万,见37页。 简注 该联为程颂万《五律》一诗的摘句,原诗前四句为:“凭栏不知晓,钟馨堕空冥。一雨悬江白,孤城隔岸青。” 又 黄本骥 二十年前此读书,记古寺夕阳,常看青峰红叶临绝顶; 一千里外更穷目,数今朝风物,只有月色江声似旧时。 作者 黄本骥(1781-1856),长沙府宁乡人,清道光举人,官黔阳教谕,长于考古、史地,时为“湖南四才子”之一。 又 吴恭亨 老僧佇视风云笑; 禹碑耻争岳麓名。 作者 吴恭亨,见25页。 又 吴恭亨 望衡九面; 瞰廓万家。 又 吴恭亨 一亭望雄楚; 百里见潇湘。
题云麓宫 马续常 来七二峰云气,挹八百里湖光,沅澧芷兰,自古人才推楚尾; 聚十万户炊烟,明卅六湾秋月,沧桑兵火,欲将世事问天心。 作者 马续常,见35页。 又 魏 寅 妙绝朋游,仰朱子字,认李邕碑,饮白鹤泉,登清风峡,流连云麓宫前,放眼览河山新意; 轩昂意态,读屈原骚,听贾谊策,究濂溪理,赏杜叟诗,低徊楚文物里,开怀纳今古精英。 作者 魏寅(1922-2003),湖南隆回人,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中国“联坛十老”之一,著有《联苑赏析》。 又 刘炳凡 云海钟奇,道法自然呈万象; 麓峰耸秀,宫藏玄妙着三清。 作者 刘炳凡,湖南汨罗人,名老中医,著有《奇效验案》等。 又 熊绪文 云在此间腾起,麓难腾出此间,上浮者莫夸高,下凝者休嫌矮; 石从何处飞来,钟在飞往何处,好动者未必至,能静者岂皆仁。 作者 熊绪文,见147页。 简注 石、钟:指云麓宫附近景点“飞来石”、“自来钟”。 又 陶 杰 云海风高,相邀千仞同攀,极目湖湘歌大有; 麓山秋艳,又是层林尽染,放怀天地发长吟。 作者 陶杰,1928年生,湖南宁乡人,湖南诗人协会常务理事兼《湖南诗词》编委。著有《靳水春歌》。 又 张恩麟 衣冠楚楚,相竞寻仙,谁领略妙谛五千,紫府瑶台恭问礼; 灵麓巍巍,最堪览胜,不熟读名诗三百,白云石径莫挥毫。 作者 张恩麟,见130页。 又 喻果民 杰构逼层霄,看云气南来,芳草夕阳连岳色; 画图开小阁,送江声东下,风帆沙鸟际天浮。 作者 喻果民,长沙望城人,晚清秀才。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2 21:03 , Processed in 0.09202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