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录自岳麓书社2010年1月第1版《长沙名胜楹联选》,陈泽珲主编,陈先枢、沈绍尧辑注。) 麓山寺位于岳麓山山腰,始建于三国吴宝鼎三年(268),剡县僧人竺法崇禅师创建,共三进,寺宇辉煌。唐开元十八年(730)李邕为该寺撰《麓山寺碑》,今为湖南省佛教协会驻地。
麓山寺山门联 王闿运 汉魏最初名胜; 湖湘第一道场。 作者 王闿运,见91页。
观音阁门柱联 集杜甫句 寺门高开洞庭野; 殿脚插入赤沙湖。 作者 杜甫(712-770),唐诗人,大历三年(768)流寓长沙,在长作诗50多首。 简注 此联出自杜甫《岳麓道林二寺行》诗中的两句。赤沙湖在湖南华容县南。
古麓山寺 马续常 古刹出层霄,看岳色平分,湘流环绕; 名山留胜迹,有少陵写句,北海题碑。 作者 马续常,见35页。 简注 少陵:指杜甫,杜甫曾以“少陵野老”自称。 北海:指李邕,李邕曾任广西北海太守。
藏经阁门联 竺法崇 万亿香海水; 百千日月光。 作者 竺法崇,剡县(今浙江嵊县附近)人,三国吴至晋时僧人,麓山寺创建者。
藏经阁联 佚 名 佛法经文,广开东土皈依路; 菩提贝叶,朗接西天智慧灯。
观音阁联 佚 名 具大神通完十行; 是真清净观三身。 简注 十行:十种善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邪见、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 三身:法身、应身、化身。 又 佚名 清静在音闻,倾耳循声度苦厄; 妙朋原性觉,现身说法证圆通。
观音阁木柱联 佚 名 三七慈悲喜舍身,感湘土群声持诵; 四八庄严微妙相,应麓山万众瞻依。 简注 三七:指金刚界三十七尊菩萨。
观音阁廊柱联 佚 名 泉在山清,万里朝宗终到海; 松经岁古,百年培养自凌云。
大雄宝殿联 周 亮 教衍中华,禅门文化湖湘盛; 寺兴西晋,佛日光辉岳麓长。 作者 周亮,当代三宝弟子。
大雄宝殿石柱联 欧阳演道 爱道出尘难,居然宝殿齐云,香烟缥缈熙台岭; 灵山追会远,更观金容满月,花雨缤纷自在天。 作者 欧阳演道,当代三宝弟子。
弥勒殿石柱联 释能悟 于一毫端,现宝王刹; 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作者 能悟法师,清光绪二十年(1894)麓山寺住持。
弥勒殿门联 佚 名 庄严佛土; 成就众生。
弥勒殿后石柱联 欧阳演道 沧海献珠来,妙法如闻龙女偈; 白沙遗塔在,禅关近接祖师灯。
客堂联 佚 名 昭廓心境: 剖裂玄微。 又 佚名 佛在何方,到此即是天竺国; 林开大戒,坐时自有大乘禅。
讲经堂联 佚 名 见一切佛: 升无上堂。
禅堂联 佚 名 禅参柏树西来意; 堂绕湘江北去流。
麓山寺后门联 赵朴初 过此门不许你七颠八倒; 到这里那管他五眼六通。 (横批:行愿无尽) 作者 赵朴初(1907-2000),安徽安庆人,佛学家,书法家,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麓山寺后门背面联 佚 名 除尽私欲终世乐; 洗净俗念满身轻。
花蹊门联 佚 名 登临曲径思馀地: 稍驻征鞍且看花。
兰苑门联 佚 名 兰圃供众人之赏; 此花为君子而香。 又 佚名 圃开连石树; 客出问柴扉。
艺丛门联 佚 名 从古三湘称胜景; 看花四季点丹枫。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2 20:42 , Processed in 0.09722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