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录自《长沙国宝档案》张湘涛主编,陈先枢、宋少华等撰稿,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名称:穿枝螭龙纹玉带牌 类别:玉器 国家三级文物 时代:明代 规格:纵:5.9厘米 横:6.5厘米 来源:长沙民间征集 今藏:长沙市博物馆 明时期玉带牌的造型一改唐、宋时期平面单层的款式,纹饰结构繁密、刀法粗放,花卉、花鸟纹更为形象生动,极富装饰性。其作品具有饱满细腻、生动耐看的特征。带牌多采用软玉制作,一般情况下玉质的通透性很好,玉质多为微透明,在玉色上以和田白玉为主,青玉及其他玉色为辅,这一点可以从大量传世玉器上看到。 和田玉,因产于我国新疆和田而得名。它属于角闪石类,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等,硬度为6.0—6.5,结构以纤维状为主要特征。和田玉是中国玉石群中的佼佼者,从古至今,和田玉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玉料。《千字文》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说,昆冈玉指的就是和田玉。和田玉的色泽以白色为最好,羊脂白玉更是其中的精品。由于所含微量元素的不同,玉材也会分别呈现出黄、绿、青、墨等色调。 据考古资料显示,从殷商时期开始,和田玉就进入了中原。从新疆经过甘肃、陕西或山西运抵河南,路途漫长,弥足珍贵。及至秦汉以后,昆山之玉更是声名远扬、一枝独秀。从我国秦汉以后的玉器遗存来看,大部分都是采用和田玉为原料的。 这件“明代穿枝螭龙纹玉带牌”为白色润如脂的和田玉质地,带牌边缘因接近玉皮微微泛黄,带牌呈椭圆形弧面造型。其上浮雕着一条身躯弯曲的正面螭,螭龙四肢二爪,正口含花枝,神情悠闲地穿行于蕴涵吉瑞寓意的牡丹、灵芝和花枝丛中。 整件器物圆润敦厚、纹饰布满器面,构图舒卷有致,富有韵味。这种世俗文化内容的题材,使作品富有生活气息,成为当时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 (何枰凭撰稿)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12:34 , Processed in 0.0938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