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名人与长沙园林之古渡故池与明代岳麓书院山长吴道行

2012-11-18 17: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87|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本文录自《名人与长沙风景》陈先枢撰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未经作者授权,严禁复制转载!)

明代岳麓书院最后一任山长吴道行的故居在“城南古渡”,其遗址在今天心区灵官渡湘江河畔。吴道行之子、善化诸生吴敄在《故池悲诗》的引中记述了吴居的胜景,引曰:

余世滨古渡,门外堤桥委宛通湘浦,树木苍古翳如山谷。有池二区,一种鱼,一植莲。池旁构屋数椽,堂庑亭楼,轩敞深邃,颇檀林壑之胜。予兄弟叔侄读书其中,好友时来赋诗饮酒,麓山湘水遥相酬应,园中人莫不知为吴氏园池也。

  吴道行(1560—1644),字见可,号嵝山。长沙府善化县人,吴猎后裔。因历试不举,久未走上仕途,一生以讲学授徒为业。7岁便到岳麓书院听讲,为其先贤之忠义大节所动。万历十年(1582),从游张元忭,深得张的赞赏。其时长沙惜阴书院重建,聘为山长,人称嵝山先生。其后又久为岳麓书院山长。于书院有两大贡献,一是殷勤讲贯朱张之学,力纠王学流弊;二是承先启后,编撰《岳麓书院志》。他的最大功绩是培养出了像王夫之这样的一代贤才。王夫之在吴道行任山长期间升入岳麓书院肄业,成为明代岳麓书院最杰出的学生,后来成为与顾炎武、黄宗羲齐名的大思想家。

崇祯十七年三月(1644年4月),明王朝覆亡。《沅湘耆旧集》载,吴道行“郁郁不自得,一日趋吉藩故邸,望阙痛哭展拜,舆归(岳麓)山中,不食而卒”,以身殉国殉君,表现了“衡

湘贤哲”的清白与高洁。死前他留下遗言:“惊闻北事,主亡臣辱,痛之如何!予以诸生,食恩累代,独非草莽之臣哉!……笔搁而舆至,将以吉日遄归,集儿女罗拜,从此从先帝于地下矣!”他面对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和清兵入关、长驱中原的“北事”,作为食明之皇恩的诸生,既痛恨倾覆明王朝的农民军,又不堪忍受满族入侵的残酷现实,只得以死明志,最终实现了他的老师张元忭所教诲的“爱国忠君仗到诚,休将一念坏平生,勿欺请绎宣尼训,留取丹心答圣明”的人生理想。死后葬于岳麓山云麓宫飞来石下,近年发现其墓碑,系与夫人合墓。碑文风化严重,但“明崇祯吴公嵝山”几字依稀可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12:48 , Processed in 0.21109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