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录自《名人与长沙风景》陈先枢撰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未经作者授权,严禁复制转载!)
北庄是明兵部右侍郎王伟天顺元年(1457)罢官归长后,在长沙县北郊桐树山(今秀峰山至鹅羊山一带)所筑的颐养游憩之所。 王伟,见第一章“王祠巷”。 王伟在《北庄清隐八景诗序》中记载了北庄的位置和景致,序曰: 北庄去长沙百十里许,在桐树山中,静室山人之隐居也。山自平江发脉,至此起十二峰峦,左右拱在峨眉峰下。山阴二里许,巍然特立,以捍水口,曰鹅羊山,即道家所谓七十二福地之一。偃月峰下有泉,冬月不竭,掬饮之心神洒然。山外有湖,平温可爱。远景如岳麓秀峰 ,湘江清流,水陆洲如龟浮水面,涝塘人烟丛萃,树色微茫。登临瞩望,皆在目间。 从序中可知北庄位于长沙市开福区霞凝乡距鹅羊山一公里的桐树山,道家福地,名不虚传。王伟晚年过着如此“心神洒然”的生活,目睹家乡的锦绣山河,足以填补心中的郁忿之情。王伟将北庄及周围景色拟为“北庄八景”,每景作诗一首,兹录于下: 鹅羊福地: 湖南福地说鹅羊,叠嶂层峦接大荒。 云气四时连岳麓,山形千古捍潇湘。 径危苔藓沾衣润,树老松花满地香。 日暮严城催鼓角,平沙惊起雁行行。 桐树名山: 梧桐曾种遍山隈,桐死梧枯凤不来。 十二峰峦飞翠绕,几千年地待时开。 拟于幽处营书屋,还傍清流筑钓台。 卜此便为终老计,名场利府已心灰。 清泉醒心: 一泓泉水碧涵天,白罅流来不计年。 圆净正疑丹凤眼,清香还讶老龙涎。 静观炎暑浑消去,掬饮精神顿洒然。 嗟我久为尘土客,相依终日竟忘还。 平湖豁目: 平湖如掌对山河,纳尽潇湘万顷波。 箬笠每来垂钓客,兰桡时听采莲歌。 玉壶湛露宁由斫,宝镜涵空不用磨。 试向连珠峰上望,满怀清思费吟哦。 岳麓晴峰: 云开岳麓翠屏张,点点峰峦接混茫。 远瞰洞庭雄七泽,高标翼轸俯三湘。 弯环不让峨眉秀,曲折还同乌道长。 千古桐山相望处,好为云雨救年荒。 涝塘烟树: 涝塘树色晓苍苍,尘土交驰正渺茫。 十里通衢烟火杂,一湾流水芰荷香。 穿林啼乌声声巧,竞渡行人目日忙。 暇想不如抛俗累,绿阴深处醉壶觞。 湘江澄练: 梧桐山下是潇湘,曲折南来绕北庄。 万顷波光澄素练,一天星彩浸微芒。 势穷今古人何在,流尽年华恨更长。 老我已为疏散客,纶竿时复钓沧浪。 水陆铺毡: 天生洲渚似铺毡,界破湘江在两边。 蟠地铁根应不朽,倚空楼阁尚依然。 谁开清镜雄千古,回隔红尘息万缘。 俨若印星浮水面,桐山一望势钩连。 成化五年(1469),王伟病逝,宪宗赐葬于长沙县捞刀河畔的秀峰山,即今开福区捞刀河镇戴家河村秀峰公园。据望城县20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资料,该墓成化七年建御祭文碑,碑祁阳石质,高220厘米,宽80厘米。碑首正面两侧饰蟠龙纹,脊背两侧饰云纹,正中刻“御祭文碑”,阴文篆书,碑身刻楷书碑文;字迹清晰。有龟背石座,雕琢精细,有较高艺术价值。一座安卧在捞刀河畔500多年的名人墓葬,惜毁于公元2001年的某建设工程。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13:07 , Processed in 0.38784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