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万福禅林在长沙驿步门内,其遗址在今开福区盐道坪西侧,原为龙兴寺旧址。龙兴寺始建于唐代,唐开元 (714—741)进士綦毋潜有《宿龙兴寺》诗:香刹夜忘归,松青古殿扉。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目传心静,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龙兴寺宋明时屡有修建。明洪武中户部郎中、湘乡进士刘声远《雪中过龙兴寺留宿方丈》诗中有“楼殿玲珑云外回,烟霞缥缈望中飞”之句。明末寺废。清初洪承畴经略湖南,再次重修。重修后更名万福寺,是清初规模最宏大的佛寺之一,陶汝鼐《重修万福禅林碑》载: 种树绕垣.依莲作社,迁其茶庵,以临周道。建大士殿,云房翼之虚,其中为祖师、伽蓝二堂,殿后接宇为轩三楹,肖韦功德像。北向甘泉出其左,规流为池。池有岛,岛上为阁,祀龙神,竹树环映之。距泉数十步为香积厨,则山门廊庑、钟鼓之楼,丹垩焕然,成大兰若。 清康熙间万福禅林的主僧素默,是一位有名的诗僧,所作《山居即事诗》自写灵性,不落礼格,毫无人问烟火气。今录二首如下: 山中日日有云飞,飞的飞来归的归。惟有这些归不得,留为山寺补僧衣。 一山黄叶唤秋风,阵阵飞来诗眼中,不是老僧吟不得,溪声送出曲无穷。 辛亥革命后,万福寺房地产充公,僧人被逐,佛像除一部分搬到上林寺外,余皆烧毁。寺屋改设了许多机关。后来,省财政厅以6000元押于海关。民国10年(1921)华洋筹赈会赎出,向政府购得。筹赈会后改为义赈会,将万福寺屋宇一一改造,已非旧时面目。今日,连义赈会改造过的那些寺屋也难觅踪影了。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年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13:13 , Processed in 0.28501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