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式家居风俗 旧时民居正堂屋多立神龛,为敬神、筵宴、会客之所。有的在案上供财神菩萨,在堂屋里还要贴上“赵公镇宅图” 。寝室角落置尿桶。灶屋建炉坑。屋前隙地叫地坪,平时为农事活动场地,夏夜为乘凉娱乐之所。富家对建槽门非常讲究,俗有 “千斤槽门四两屋”之说。 清代,一般用植物油点灯,山区有些点“亮篾子”(黄篾用水浸后晒干)或松脂梗,夜出时用灯笼、火把。民国时期长沙城逐步使用电灯,农村仍用煤油灯,夜出时用马灯。 旧时家具,普通人家置架子床或宁波床、大柜、衣箱、书桌、餐桌、碗柜、坐桶、简便椅凳等。富裕人家有大踏板雕花床、彩柜、钱柜、茶几、屏风、香几、梳妆台、八仙桌、太师椅等。穷苦人家门板代床,砖块、木头、草把作凳。床位朝东、南,不朝西、北。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开始有大衣柜、三门柜、五屉柜、食品柜、高低床、平头床等。 床上用品,民 国 时 期 普通人家用蓝色印花布被面、素色粗布床单、长方形枕头、麻织白色夏布蚊帐。少数富户用绸缎被面,白细布包被,花布床单。50年代后,印花土布逐步被淘汰。普遍用花色绸布被面、白细布包被,宽幅花布床单,白纱罗蚊帐,单人平面绣花枕头。热天用竹铺、竹板、竹席、草席。消暑多用蒲扇、纸扇。80年代以前一般人家沒有吊扇、台扇或落地扇。 冬天取暖,以前少数富家用炭盆烧木炭,少数用装有烟道的煤炉;湖区农户一般用火钵盛火蔸子盖糠头和木屑,放四方火桶架下,罩以棉片;山丘区农户烧柴蔸,围坐取暖。 过去炊具多用陶器、铁器。20世纪40年代后,才铝锅、铝壶等铝制炊具。 农户必备农业生产工具,稻谷加工多是一家一户用砻、碓、筛、风车等手工工具。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8-20 23:00 , Processed in 0.1259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