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衣食住行医风俗之饮食风俗

2012-4-26 20: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030| 评论: 0|原作者: 陈泽珲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民间小吃风俗

长沙有一首童谣比较形象地慨括了长沙街头的美味小吃:“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黄春和的粉,半雅亭的饺,火宫殿的臭豆腐香又辣。”

杨裕兴面馆位所做鸡蛋面条,配料独特,做工精细,保持它韧而柔软的特点。煮面条的水讲究宽、清、开。油码讲究随到随制,新鲜可口,配料品种繁多,其中以杂酱、酱汁、虾仁、蟹黄、瑶柱(干贝)、三鲜、鸡丝、酸辣等油码尤有名气。徐长兴的鸭子油嫩可口,可与北京烤鸭媲美。德园茶厅的包子选料讲究,糖包馅采用糖或桂花糖相伴而成,味道香甜。肉包馅则选用猪前夹缝肉和好瘦肉,伴以香菇、冻馅、味精等佳制而成。在制作上也非常讲究,所制包点皮薄,馅心大,外形美。

长沙米粉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一种风味食品,享有“色白如玉,细软如绸”的美誉。既是长沙街头的一种著名小吃,又是长沙市民常用的早点。长沙米粉店非常多,旧以和记、黄春和粉店的米粉为佼佼者。米粉皮子要求“白如猪汕,柔如轻纱,韧如手帕”,捉得起,丢不烂,下到锅里,不成团,不粘不碎;吃到口里,不粘牙,松软可口,无杂味,味鲜。他们不用味精,而用豆豉熬汤,味鲜色酱,倍受欢迎。

半雅亭的馄饨,皮薄肉鲜,尤其是放在汤中的佳制排冬菜,特别鲜嫩,吃起来不软不脆。

长沙街头最享盛名的还是“火宫殿”的小吃。火宫殿坐落在长沙市坡子街中段,是一座宫殿式的小吃店。其中以油炸臭豆腐、姊妹团子、椒盐馓子、龙脂猪血、牛肉汤锅、八宝果饭、蹄花、甜洒、荷南粉、神仙钵饭等最为出名。

民间小吃更是丰富多彩,小孩最爱吃的有如下几种:

扯麻糖:又叫“扯妈糖”,20世纪四五十年代流行于长沙,形似扁火柴盒、外裹芝麻,可以拉到12 尺长,小孩子边拉糖边唱“扯妈糖,扯妈糖,扯得你妈妈一样长”。50年代初期七八元钱(相当于后来7分钱)可买10块。零售100元一块。常见两小孩将糖各拿一端往自己这边扯,扯到12尺长时便断了,于是比谁手中的糖长一些,长者胜,败者出糖钱。

烤红薯:长沙的烤红薯用煤火,火生在瓦缸的中间,围以铁丝网,网外放红薯若干,红薯须不时转动方向,使火功均匀。红薯烤熟后便夹出来放在盖缸的生铁板上保温。红薯是贱物,很便宜,但烤熟的红薯热喷喷钓又香又甜,小孩爱吃,大人也不嫌。

姜汁坨:姜汁坨长沙话读音为“姜至团”,是用麦芽糖熬成的,黄色,里面掺有姜汁,做成毛桃子大小的一个疙瘩,100元一个(1分钱一个)。小孩喜欢它的甜辣,份量也比水果糖足。另有一种原料与姜汁坨相同的糖,黄色,圆饼形,直径一尺左右,不含姜汁,糖下垫有一层干面粉,卖糖人担着担子,用小铁锤敲着手中的铁刀,发出“叮——叮——可”的响声,小孩交上1分钱,卖糖人便用铁锤敲击铁刀背,切下23块条形的糖给小孩。这种糖也是硬而板结,但份量比姜汁坨更多一点。

转糖:转糖又叫画糖,实际上是用绵白糖或饴糖熬的糖浆。这种糖遇热即成稠状。卖这种糖的人应该算是民间艺人。他们用铁瓢舀一点稠状饴糖,在刷过油的大理石板上用饴糖随手做出鱼虫花乌走兽或飞机、大炮、兵舰、战车的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饴糖冷却后变硬,所以这些工艺品可用小竹棍粘住拿在手中观赏,小孩子将它们看够或还没有看够时,便把它们吃掉。之所以叫“转糖”,是因为小孩子交12分钱后,要通过“转盘”才知道你能买到什么图形的糖。转盘中心支起一根可旋转的竹片,竹片的一端悬着一根铜丝。小孩将竹片转动,当竹片静止时,铜丝指着转盘上的某一格,这一格上如果画的是鱼,卖糖的便用糖做一条鱼给你.转盘的外圈画着2分钱一转的十几种图形。如果你不要什么图形,l 分钱可直接买4点糖,即卖糖人在大理石上用糖瓢连点4下,每点略如铜钮扣大小。而转盘上每种图形都标明值几点糖。四角的格子最窄,是获奖区。2分钱一转的头彩的格子不到半厘米宽,画着一架立体的飞机。如果中了,卖糖人大概要花半小时才能做

扯糖:扯糖是一种经商的玩具匣子。此玩具面向顾客、与水平面倾斜几度。在顾客右手顺手的角上有一个手柄。顾客扯动手柄松开,便会弹出一个小玻璃球。玻璃球沿匣子右边侧壁运动至匣子顶部便慢慢往下滚,滚下的途中有许多中奖的停靠点——用5颗钢针钉在板子上构成一个弧形。如果弹子未进入这些中奖的停靠点,就会落到匣子的底部,叫“下海”,花2分钱即可尝试一下。

红薯片:长沙巧妇制红薯片方法很多,常见的是将红薯煮熟加入芝麻、橘皮捣成糊,再将“糊”在摊平的布上刮成厚纸状,然后翻过来放在干稻草上,撕去布,晒干后保存。这一张张的大薯片可以吃,很香甜。而正宗的吃法是将其切成小片,下锅油炸或用砂炒,脆而香甜。另有一别出心裁的巧妇之作,即将含糖量高而水分少的一种白皮薯切成薄片,或刨成薄片,下油锅炸制而成。这种极薄的生炸薯片比南食店卖的小花片更酥脆,且有一种自然的清香。

人参米:旧时街头巷尾常听到打人参米“嘭”的一声巨响。一角钱或一角五分钱可打一斤米。手艺人收钱后,将米和一小匙糖精放入铁铸的罐内,封好口,便将铁罐横置在带风箱的火炉上,边扯风箱,边摇转铁罐,铁罐摇柄附近装有压力表。当压力表上的指针指到额定刻度时,则表示可以开罐了。这时围观的孩子有的跑到远处,有的掩住耳朵。手艺人此时停止拉风箱,将罐口对准一张开的麻袋,猛地打开罐口,“嘭”地一声巨响,被加工的米在这一瞬间膨化为人参米而冲入麻袋内。一斤米可膨化成大半脸盆人参米。成本低,小孩爱吃。用生玉米打也可,打岀来叫“玉米大王”。

糯米丝糖:旧时长沙街头常见有老叟荷担,拉长声音叫卖“糯米——丝糖”。小孩闻此声音,便要缠着家长要一分钱去买,有的还拿着“牙膏袋子”去换糖吃。糯米丝糖的原料为饴糖与熟豆粉。卖糖人收钱后即捏一小块饴糖到豆粉里面制作,其原理与做北方拉面一样,做到最后饴糖被手指拉成无数丝状的圆环,并沾满了熟豆粉,体积比算盘珠要大一点。此糖甜而软,软而香,口感极好。

 (本文录自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长沙传统风俗大观》陈泽珲主编、陈先枢编著,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16 19:27 , Processed in 0.10041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