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泐潭寺

2008-7-19 12:2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71|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泐潭寺又名报恩寺,位于唐代古城长乐门外,宋代古城新开门内。遗址在长沙市今开福区荷花池。古时,这里地方空旷,风景清佳,荷花数亩,松竹交荫,古木蓊蔚,一方古刹,巍然其间。泐潭寺始建于唐,初为马祖道场。1957年长沙女子师范(今长沙师范)学校内曾出土大铁锅1只,上有铭文两行:“湖广长沙府长沙县新开门泐潭报恩寺永远供众”、“五代重兴泐潭报恩寺上湛下修和尚嗣法门人伊山仁逾(口和|云立)”。从晚唐宰相裴休贬居潭州时所作《泐潭寺》一诗可知唐五代时寺院的盛况。诗曰:

泐潭形胜地,祖塔在云湄。浩劫有穷日,真风无堕时。

岁华空自老,消息竞谁知。到此轻尘虑,功名自可遗。

该寺明时荒废,为人占作家园。明诗人李鉴《报恩寺》诗云:

此地歌游忆昔年,重来不见赵州禅。当年老树栖孤鹤,傍水垂杨哭杜鹃。

非色非空芳草梦,半晴半雨落花天。吟馀无限伤心处,徒倚栏于思惘然。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长沙协镇胡戴臣捐资赎回,重修殿宇,刻意布置,并建有泐潭八景:大士观图、说法狮台、银龙出壑、放生鱼沼、云覆长桥、古洞明月、莲香曲浦、静宝清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长沙知府姜立广重修泐潭寺,作记曰:

一日偶至北隅,平衍空旷,俨然山林气象,有寺日泐潭。夫城内外不少名刹,而基址广延,形势宏敞,莫泐潭若也。第其中佛寺鼎新,隙地甚宽,相度周遭,见夫荷沼竹溪,高下曲折,意其先必有亭台桥榭以资游览,或岁久烟没,寺僧弗之识耳。

于是募资聚材,修耸古寺,增建楼台,使这方水土山远而清,水环而碧,鱼沫禽飞,禅音更加缭绕。清人张迪贞《过泐潭寺》诗云:

不信城中寺,翻如郭外春。山僧方过客,林鸟欲依人。

浊水无珠颗,莲花有佛身。未能耽妙谛,香影坐消尘。

旧时泐潭寺地域甚广。清咸丰年间,湘抚置买泐潭寺部分地基,筑十忠寺,祀与太平军作战有功的将领塔齐布、江忠源、罗泽南、胡林翼、李续宾、王鑫、萧启江、江忠义、张运兰等10人。又在祠左建求忠书院,为湘军将领子弟读书之所。清朝末年,长沙、善化两县兴办教育,又看中了这片地盘。首先在寺中办起了长善中学堂,佛像屡遭学生毁坏。民国元年(1912)改办长沙高等小学校,学生又毁佛像,为附近兵士所闻,将学校捣毁一空。从此以后,泐潭寺逐渐衰败。先为省立第一中学租得。一中退租之后,成为长沙师范校址。民国时期的岳云中学、兑泽中学也都是古泐潭寺故地。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13:07 , Processed in 0.46414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