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俗称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传最为广泛、特色极为鲜明的一大精华和一朵奇葩,有着 “诗中诗” 的美誉。 长沙素有“中国楹联之乡”之称,不仅历代名家辈出,民间高手云集,遍布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的楹联浩如烟海,在一些庙宇、祠堂、宅院、茶亭、戏台等,也散布着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联。 长沙的楹联,真可谓源远流长、雅俗共享、目不暇接。这些名联佳句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依托于秀美的自然景观,体裁独特,匠心独具,从不同侧面提炼出各大名胜的精髓,也映衬出长沙 “湖湘首邑, 山水洲城” 的气质。 不少留传久远、耳熟能详的名联,对湖湘文化和长沙精神的渲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其他表达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如: 袁名曜题岳麓书院门联: 惟楚有材; 於斯为盛。 秦瀛题屈子祠联: 何处招魂, 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 湘流应识九歌心。 王文韶题贾谊故居联: 故宅重新, 喜湘水天涯, 依然三载栖迟地; 苍生无恙, 对夕阳秋草, 正与诸君凭吊时。 罗典题爱晚亭柱联: 山径晚红舒, 五百夭桃新种得; 峡云深翠滴, 一双驯鹤待笼来。 黄兆枚题天心阁联: 四面云山都入眼; 万家烟火总关心。 这些楹联中的代表作,融艺术生活于一体,集“湖湘文化之大成”,乃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瑰宝。若能集中起来、传承下去,对发展楹联事业、光大历史文化、 陶冶人们情操, 皆大有裨益。欣逢盛世,长沙文化发展方兴未艾、文化强市风生水起, 编辑出版一部《长沙名胜楹联选》,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这也算继《历代名人咏长沙诗词选》和《历代名人记长沙文选》之后,又一填补空白之作, 从而构建起名人名胜有关诗、文、联“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 《长沙名胜楹联选》收集楹联近2000副,分为长沙城区、长沙县、望城县、浏阳市、宁乡县五篇,每篇按名胜景点编列,并对作者和典故分别作出简要注释。同时,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在书前对长沙主要名胜景点的名联佳作进行再现,来增强人们的感性认识。 愿本书的出版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楹联、喜爱楹联、发展楹联,也为留存历史文献、保护文化遗产、繁荣文艺创作尽绵薄之力。 (《长沙名胜楹联选》,陈泽珲/主编,陈先枢 沈绍尧/辑注,岳麓书社2010年1月版,定价:60元。) (本文录自《长沙晚报》2010年4月2日星期五《星期天·读书》栏目之《书丛点睛》)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2 17:25 , Processed in 0.0907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