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花鼓戏简介碑刻

2010-2-3 21:1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77| 评论: 0|原作者: 谢建辉|陈先枢|陈览月|来自: 名城长沙网

 

◆长沙花鼓戏简介碑刻

长沙花鼓戏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民间小戏剧种,形成于清代,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艺术风格独特,群众基础深厚,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由最初歌舞形式的地花鼓发展为“三小戏”(小旦、小生、小丑),并渐具戏剧性,为草台班演出阶段。吸收其他剧种的腔调、伴奏和表演等艺术表现手法后,遂成为戏曲剧种。长沙花鼓戏的产生和形成都在民间,而不像其他剧种先由宫廷、上层社会提倡然后再传到民间,因此极具群众性。唱腔分4类:川调(弦予腔、川子调)、锣腔(打锣腔)、牌子、小调。

 

◆花鼓戏刘海砍樵雕塑

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共366个。这些剧目大多为劳动人民和艺人集体创作,故事多取自民

间传说、神话、通俗话本和社会生活,描写对象多为劳动人民、书生公子,并以渔、樵、耕、读为主,表现内容多为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理想。剧本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通俗易懂。解放后,花鼓戏得到空前发展,一曲《补锅》唱遍全国,一出《刘海砍樵》飘洋过海,出访美国和日本,饮誉中外。

(本图文录自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8月第一版《中国长沙·历史街巷寻踪》,谢建辉主编,陈先枢撰稿,陈览月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7-10 13:38 , Processed in 0.08783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