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文庙坪出南门口,沿着黄兴南路往南约 ◆妙高峰巷 青山祠街东面的妙高峰,被誉为“城南第一名胜”。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张浚、理学大师张栻父子创城南书院,建有纳湖、卷云亭等十景。清末废书院,改办城南师范学堂,1912年改为湖南第一师范,后毛泽东在此求学和工作。妙高峰东北角存有南宋遗迹福王墓。福王名赵汝愚,南宋庆元二年(1196)在赴永州中暴卒,遗体运至长沙,长沙百姓将其厚葬并千秋祭祀。 青山祠与妙高峰之间的光裕里及由义巷是长沙市著名的“戏窝子”,长沙湘剧院、长沙花鼓戏剧院和天心区文化馆紧连巷内,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戏剧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发源于此地南区文化馆(今天心区文化馆),更使其蜚声全国。 青山祠片历史街巷面积约 福王墓区内住户全部拆走,建成陵园。西北面围墙内种植竹林,南面围墙内种植阔叶乔木。复原重建陵墓正面,在北面建墓区主入口大门,以青砖修补围墙。在墓区园林山坡上铺设石板游览小路,恢复“潇湘亭”,并修复墓体及相关设施。 ◆ 妙高峰“城南旧事街” 妙高峰巷街口设置双龙戏珠牌楼,上书“妙高峰城南旧事街”。街道上空学子通道贯通第一师范南北两校区,两厢的读书长廊以线雕方式镌刻城南书院、铁城鏖战、左宗棠立志、黄兴攻读、长沙抢米风潮、毛泽东心忧天下和长沙会战等历史往事。让人流连其中,仿佛置身往事,一种历史沧桑感油然而生。 ◆光裕里“戏剧街”街口 光裕里原有民居、围墙进行了装饰,改造成仿古“梨园”。墙面采用粉红色,木门窗花雕采用道具木雕花。街内利用麻石、圆雕、浮雕、影雕等手法雕刻了长沙戏剧街标志、名人题词、优秀剧照、各种道具,恢复历史古朴风貌,突出“戏剧之魂、民间之艺、园林之美、湖湘之情”的理念,让人充分感受浓厚的戏剧气息。 (本图文录自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中国长沙·历史街巷寻踪》,谢建辉主编,陈先枢撰稿,陈览月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7-10 16:18 , Processed in 0.14329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