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正在整修中的化龙池店铺 旧时长沙商铺多以同行业聚街为市,形成许多著名的商业街,其中卖木屐和油鞋的商铺多集中在化龙池和大古道巷一带。 长沙多雨,在橡胶套鞋未普及之前,木屐是其主要雨天鞋具。木屐适宜于行于浅水和泥泞地,穿木屐时不必脱下脚上原来穿着的布鞋或其他面料鞋,很容易套上,也容易脱下,雨天上街行走不会湿鞋或弄脏鞋。木屐铁钉撞击麻石路面,发出清脆的嗒嗒声,犹如雨中交响乐,并不烦人。唐颜师古注云:“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所以践泥。”而长沙的木屐则先进多了。长沙木屐以木板作底,前后各有二齿,齿上钉入四口大铁钉与地面接触。以牛皮作屐面,屐前又装一蝶形铁钉,以保护屐头受到碰撞时不致损坏。屐底因有铁齿,所以雨中行走不会打滑。 化龙池的木屐店从巷口往里一字排开,每家铺面陈列和悬挂着各种不同规格的木屐。前店后坊,店内雇工佣作昼夜不停。木屐店中最有名的为“张大生”木屐店。张大生,清光绪间善化县人,因逃荒来到长沙,在化龙池摆起木屐柜台,因手艺精致,生意日隆。后开始收徒授艺。凡来他家学艺的人,包教包会,不收分文学费,而且出师后还赠送一套工具。学徒出师后大多也在化龙池租佃房屋经营木屐,化龙池于是成了木屐一条街。各木屐店还兼营油鞋。油鞋以牛皮作底和面,做成鞋状,以桐油浸渍,鞋底满钉圆头专用铁钉,亦适用天雨时泥泞地行走,但不能套着布鞋穿,盛行于农村,为农户必备之雨具,城市居民少用。 (本图文录自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中国长沙·历史街巷寻踪》,谢建辉主编,陈先枢撰稿,陈览月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7-10 08:10 , Processed in 0.10026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