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鱼塘街的东边,有一条与之垂直相交的小街,名游击坪,此街长不过百步,仅有10来个门牌号子,但在清代这里可是一处重要的处所,因为绿营兵的游击署就设在这里。游击署为营一级的指挥机关,“游击”是仅次于参将的军官,官居从三品,等级比起从四品的长沙府知府还高,当年游击署的衙门何等威严,何等气派就可以想见了。在都正街东侧还有一条千总巷,因当年千总署驻于此街而得名。千总为正六品武官,也比知县官阶高一级。清顺治四年(1647)清兵攻占长沙后,为了防范南明残余势力,加修长沙府城墙,并在这里长驻绿营兵,游击署千总署就是那时候修建的。清代长沙经历了几次大的战争,先是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叛清攻打长沙,占领将近半年之久。后有咸丰二年(1852)的太平军围城之役,长沙被围困81天之久,驻省清军倾巢出动,清廷还从外省调来大批军队,才得以解围。在那场恶战中,清军驻省游击、千总先后被击毙,还有外省前来增援的几名总兵、副将、参将在城下丧命。太平天国战争前后经历10多年,后来还是曾国藩团练组建湘军,才得以平息,充分暴露了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庸朽无能,有鉴于此,清末乃有新军之设,驻省新军成立后,绿营兵的各级指挥机关随之裁撤。 “文夕大火”后,游击署旧址成了一片居民区。现在游击坪街道两旁还立着几座旧式公馆,有的已是百年老屋,它们是这里变迁的见证者。 (本文录自2006年12月第1版《芙蓉古韵》,主编钟新莲;执行主编刘闻振、陈先枢。撰稿《重大考古发现》,黄琳;《历史街区写真》,刘闻振;《老街古巷遗韵》,杨里昂、陈先枢;《古迹名胜揽胜》,李少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撷英》,杨嘉音。)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5:45 , Processed in 0.1151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