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华林寺位于望城县莲花乡华林寺村,始建于唐代,善觉禅师驻锡于此。善觉系禅宗南宗南岳系下二世,其法系是:慧能传南岳怀让,让传马祖道一,一传华林善觉。宋僧普济编《五灯会元》对他的奇言异行有所记载: 常持锡杖,夜出林麓间,七步一振锡,一称观音名号。……观察使裴休访之,问曰:“还有传者否?”师日:“有一两个,祗是不可见客。”裴曰:“在甚么处?”师乃唤大空、小空,时二虎自庵后而出。裴睹之惊悸。师语二虎曰:“有客,且去。”二虎哮吼而去。裴问曰:“师作何行业,感得如斯?”师良久乃日:“会么?”曰:“不会。’’师曰:‘‘山僧常念观音。” 这就是禅宗史上传闻中外、脍炙人口的“华林饲虎”之典故。 华林寺自善觉开辟为禅宗道场以后,至宋、元间,寺宇附近形成了八景:裴公桥、二空岩、伏虎亭、龙潭、滴水岩、坐山禅院、独尊峰、片云石。经明迄清,屡有兴废。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该寺僧人操雪为寺庙购置田产,并立契据碑记。四十六年(1707),又在垅中选择基地新建寺宇。嘉庆(1796一1820)年间,诗僧本照曾写诗赞美华林寺景色: 梦想华林二十年,此来凭眺兴悠然。云封万壑浓还淡,翠削千峰断复连。 在夕谈经招虎伏,祗今听法有龙眠。支公灵骨今何在,七级浮屠锁暮烟。 清同治三年(1864),有关寺史仍有碑记。民国时期,华林寺是“长沙八大丛林”之一,僧徒聚居,功课不辍。1933年,养清担任住持,寺内住僧14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寺宇拆毁,移作他用。今规划建莲花山森林公园。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年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9 12:39 , Processed in 0.09019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