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霜寺又名崇胜禅林,位于浏阳市金刚村霜华山上,前对浏翠峰,晴岚可掬。后枕凤翔峰,状若展翅苍鹰。狮子峰居其左,象王峰峙其右,寺宇依山坡分台阶而建。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呈参差错落之格局,鼎盛时期,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今存3646平方米。自唐至清,屡经修葺。今存大雄宝殿、关圣殿、云水堂、洪音阁、祖堂、方丈室、客膳厅、花蓼阁等。另有部分石碑木匾幸存。大雄宝殿居建筑群中心位置,总面积764.4平方米,高18米,建于花岗石台基之上,重檐歇山顶,副阶周匝,在长沙寺庙建筑形制中规格较高。方丈室居全寺最高处,结构比大雄殿较矮小,面积250平方米,高11米,硬山屋顶。寺内保存清代至民国年问匾额10块,最早的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置。祖堂门庭联云: 创业维艰,祖辈备受勤苦; 守成不易,后代宜戒骄奢。 石霜寺创建于唐僖宗时期(874—888)沙门庆诸之手。庆诸(?一888),《五灯会元》有传,俗姓李,庐陵新淦(今江西清江)人,拜绍銮为师,出家学佛。初参访沩山灵祜,在密印寺当米头,后又到道吾山参访宗智获悟。庆诸居石霜寺30年,僧众追随者上千人,其中十之七八参禅长坐不卧,屹若株杌,谓之“枯木禅”,名声远扬。唐僖宗派人赐紫衣,不受,后为之修造寺院,由裴休监造。石霜寺遂成为湖湘名寺。相传唐僖宗的第三个儿子,即普闻禅师,在石霜寺出家,法号“龙湖”,山涧旧有“太子桥”遗迹。唐代高僧慈明、楚圆,其弟子慧南方会,在黄龙山、杨歧山布道讲经,创立黄龙、杨歧两佛教流派。后又有日本国高僧明庵西荣和俊艿来此学法。回国创立了日本佛教中的临济宗、中严宗两派系。 2005年石霜寺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录自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中国长沙·长沙老建筑》,主编谢建辉,撰稿陈先枢,摄影罗斯旦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12:54 , Processed in 0.08749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