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区吉祥巷同仁里内,约2米宽的麻石小巷两侧对称分布着6栋两层石库门老式公馆,即同仁里8—13号。今为居民住宅。建筑面积共约2000平方米。一色的青砖清水墙,乌漆厚重的大门,花岗石门楣,除1栋是1938年长沙大火后复建外,其余均为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进门为宽大的天井和堂屋,扶梯、栏杆、走廊均为木制。6栋建筑风格、规制相仿,但内部布局稍有不同,10号平面布局为对称式,11号为前后天井式,12号为非对称布局,敞口堂屋,13号则为上下两层贯通的中庭式和天井式结合。其形式既相似于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的平面布局和建筑尺度,又明显带有湖南地方特色。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湖北人范锦堂在吉祥巷开设了长沙第一家西式旅馆——大吉祥旅馆。旅馆房屋众多,连成一片。这6栋房屋便是当时大吉祥旅馆的组成部分。1912年黄兴回长沙时曾下榻于此。30年代后期旅馆停止营业后,房产改造成公馆。长沙名医易景樵、抗日将领李师林曾居此。 2002年同仁里这6栋公馆公布为长沙市近现代保护建筑。 (本文录自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中国长沙·长沙老建筑》,主编谢建辉,撰稿陈先枢,摄影罗斯旦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2 23:02 , Processed in 0.0897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