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 金井今为镇名,位于长沙县北端,因古井“金井”位于镇上而名。金井位于金井镇金井河码头上,建于唐贞观(627—649)年间,相传掘井时,挖出一对金鸭婆,故名。井长4米,宽3米,深2.7米,青砖井壁,大青石铺底。四股涌泉,清澈见底,水味清凉纯正,金井老街部分居民,饮水皆取于此。据清同治《长沙县志》载:“金井河发源于尊阳都龙头尖,南流经罗戴及石塘、涧山等处,会石板桥、蒲塘诸水.合流至金井。又会脱甲河水,经单家坝、范林桥、高桥至燕江。会学士桥水,出枫林港与赤水河合流至捞刀河入湘。”脱甲河地名来由,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路经此地,曾脱甲歇息。古人在“金井”一侧结庐成市,商旅云集,名金井街,有“小长沙”之称。 洞井 清光绪《善化县志》载:洞井“在县东三十四里驿道旁,泉甘如醴,行人多饮于此。”今井犹存,因袭作为镇名,今属雨花区。此处明清为善化县往醴陵驿道的铺递,故名洞井铺。老街聚居数十户人家,以打草鞋著名。新街区沿公路散列,距老街约300米。 (本文录自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中国长沙·长沙井文化》,谢建辉/主编,陈先枢/撰稿,罗斯旦/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9 21:27 , Processed in 0.14345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