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旧志中记载的“市井”很多,如:庆云井,在怡长街;古霞井,在三尊炮;丰年井,在丰年坊;尚德井,在尚德街;思泉井,在东长街;路丝井,在石乐私巷;福源井,在福源巷;兴隆井,在西牌楼,井畔有铁缸2口;太平井,在太平街;金沙井,在司禁湾;文星井,在学院街;白鹤井,在白鹤巷。还有古井巷的遐龄井;趣园巷的甘露井;高升门的高升井;古稻田的稻田古井等等。上述井大多不复存在了,下列几口井则保留较好,至今仍在使用。 遐龄井 遐龄井位于下黎家坡古井巷口,双眼,原为古遐龄庵水井。遐龄庵建于清康熙年间,光绪年间盐道熊某重修。庙外有铺屋3间,均从庙墙为界。在麻子霸有香火田5石,册名僧惠先。遐龄井至今水质尚好,古井巷居民仍用作洗涤用水。2004年天心区政府将井修复,护栏泐石,百姓无不叫好。 遐龄,高龄、长寿之意。梁朝慧皎著《高僧传》载《释慧远答王谧书》曰:“古人不爱尺璧而重寸阴,观其所存,似不在长年耳。檀越既履顺而游性,乘佛理以御心,因此而推,复何羡于遐龄?”长沙星是颗寿星,遐龄井是口寿井,故星沙又称“寿沙”。 甘露井 甘露井位于大古道巷北侧趣园巷,已有近300年历史,今日尚存,且水质较好。趣园在原善化县署和善化县学宫附近,曾是文人学士雅集之所,用甘露井之水品茗是趣园一大趣事。甘露井为单眼井,井水冬暖夏凉,旱季也不干涸。井台开阔,井前有大片空坪。井眼两头有石栓,以便晚间井盖上锁。到民国时期,善化县撤消,文人雅士渐渐淡出趣园,趣园成为市民聚居之区,甘露井成了南门一带有名的饮用水源,终日汲水者、洗衣洗菜者以及挑水卖水之人磨肩擦掌,热闹不已,为当年长沙一景。 高升井 旧时从湘春门进城便是北门正街,街东侧有条小巷,叫高升门。高升门惜阴里内有一口井,名高升井。此井至今犹存,井围由一整块花岗石凿成,井台四周有排水沟,附近居民仍作洗涤衣物之用。清雍正元年(1723)湖南建立贡院,以为湖南各地获科举资格的士子参加乡试之所。传说外地士子长途跋涉来到省城,从北门入城在这里歇息。士子个个喉干口燥,突遇有百姓挑水而过,争相掬饮,甘洌异常。疲倦顿消,全身爽快。士子们按挑夫指引的方向找到了巷内的这口井,为臻文运,遂将小巷名为“高升门”,井名为“高升井”。从此,每当士子进城赶考,都要来此掬一口“高升井”井水。 稻田古井 稻田古井在都正街古稻田巷口,水质清澈,与附近的桂花井属同一泉脉,居民至今常用于洗涤。2004年在“背街小巷”的整治工程中,社区将古井重砌井台、井栏,修缮一新。古稻田又名王府稻田,系明代长沙府衙专为长沙吉王府所辟的稻田。 (本文录自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中国长沙·长沙井文化》,谢建辉/主编,陈先枢/撰稿,罗斯旦/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9 22:36 , Processed in 0.1311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