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县丁字镇书堂乡境内书堂山,山形酷似笔架,故又称笔架山。这里是唐初大书法家欧阳询的故乡。书堂山南坡会子塘有“洗笔泉”。山涧清泉流经于此,汇入一小池,“洗笔泉”三字即刻于池边花岗石上。字高18厘米,宽17厘米,阴文隶书,笔力遒劲。无镌者姓名及年代。相传为欧阳询及欧阳通读书洗笔处。2004年被列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旧有书堂寺。寺周峰岭回环,涧壑幽邃;寺旁老树,皆大十围,寺前有石案,纹彩斑驳,传为询读书之案。询父子遗像祀寺中,寺门联云: 玉座息欧阳,万卷书香传宇宙; 名山藏太子,千秋堂构镇乾坤。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当过掌漏刻计时的太子率更令,故古诗文中皆称询为“太子”或“率更”。13岁那年,父欧阳纥任陈朝广州刺史,举兵反陈,失败被杀,全家为此受到株连。欧阳询因年幼而幸免于难,被他父亲的IH友中书令江总收养,并督教他经史书法。欧阳询聪敏勤学,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终成大家。 欧阳询的第四个儿子欧阳通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因欧阳询父子的名气,书堂山和洗笔泉也成为千古名胜之地,历代寻访吟咏者不乏其人。清乾隆进士,号称“扬州八怪”之首的大书画家郑板桥就有诗咏《书堂山》: 麻潭长耸翠,石案永摊书。双枫今夹道,桧柏古连株。 稻青泉水涌,洗笔有泉池。书堂称故址,太子号围圩。 直接咏洗笔泉的诗也不少,如明代曹廷用《洗笔池》诗: 洗笔迹存人去远,墨云浮水尚依然。 临池欲写当年事,碧草凄凄锁暮烟。 清代龙孔然《洗笔池》诗: 墨云池上蒸蓬勃,我欲邀之润笔花。肉食(门+者)黎消宿业,鹅笼大令足传家。 非无宝壅宵烟贮,恐似丰碑霹雳(讠+华)。莫把藏身乌贼拟,千秋潭帖勒长沙。 (本文录自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中国长沙·长沙井文化》,谢建辉/主编,陈先枢/撰稿,罗斯旦/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9 22:10 , Processed in 0.08665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