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页) 清风泉 清风泉位于岳麓山爱晚亭之右。出爱晚亭,往右行,过小桥流水,再上行数步,地下全是岩层,在抵住山崖的拐角边,有一方古井,涓涓细流,破石而出,清亮透明,此乃清风泉。清风泉与白鹤泉齐名,中国第一位睁眼看世界的学者魏源在岳麓书院读书时曾题联赞曰: 峡里青枫,云中白鹤; 山间明月,岭上清风。 从泉边上行数步,建有茶室,茶室侧有山洞。抗日战争长沙会战期间,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曾在这里建指挥所。茶室前方为宽敞的平台,设有石凳石桌供游人歇息,品茗正宗的清风泉泡茶。 茶室右侧,路成Y字形,循石梯而上,是麓山寺;顺石梯下行,过小桥,则是枫林亭,与爱晚亭仅一涧相隔。 枫林亭又名放鹤亭,建于1952年。当时,湖南大学校长李达重修爱晚亭,为将亭内空间腾给游人休息,特地将亭内的“二南诗刻”移出,在爱晚亭溪涧对面另建枫林亭保护。又建枫林桥,将爱晚亭和枫林亭连接起来。“二南诗刻”是清末宣统三年(1911)岳麓书院学监程颂万所刻,今安置于枫林亭正中央,为70厘米见方的石墩,朝上的一面空白,可以当桌面用,四面刻有文字。所谓“二南”,是指南宋岳麓书院主教张南轩(张杭)和清代乾隆间湖南学政钱南园。碑文中的“罗鸿胪”,即爱晚亭的修建者罗典。乾隆年间罗典主讲岳麓书院,暇日栽花调鹤,颐养性情,轶事广为流传,故清末岳麓书院学监程颂万特书“放鹤”二字以表怀念。石刻文云: 放鹤 宣统三季秋,补葺爱晚亭,刻南轩、南园两先生诗,并征罗鸿胪故事,书“放鹤”二字,以永嘉游。程颂万并记。 张南轩《清风峡》诗: 扶疏古木矗危梯,开始如今几摄提。还有石桥容客座,仰看兰若与云齐。 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 钱南园《九日岳麓》诗: 雨歇江平政亦闲,相寻故事一登山。 红萸黄菊有深味,碧涧丹崖俱净颜。 北海碑看落照里,南轩座接清风间。 归(马+欠)且住穷幽兴,细数林鸦几队还。 (请接下一页) (本文录自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中国长沙·长沙井文化》,谢建辉/主编,陈先枢/撰稿,罗斯旦/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0 06:51 , Processed in 0.18147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