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沙地下水的类型,已故地理学家冯炎生进行过艰难而又细致的勘查,他将长沙地下水的类型,按地层出露岩性组合的不同,分为6个含水岩组,即(1)松散岩层孔隙水;(2)碎屑岩风化裂隙水;(3)碎屑岩层间裂隙水;(4)变质岩风化裂隙水;(5)花岗岩风化裂隙水;(6)碳酸盐岩溶水。其中以(1)、(6)两个含水岩组含水较丰富,其他4个岩组含水相对较少,但有的地段因受构造影响,可使含水性增强,成为富水段。长沙地下水绝大部分水质较好、无色、无味、低矿化、弱酸性,不含有毒矿物质,适宜于饮用和酿造。水化学类型比较简单,主要是重碳酸型及重碳酸——氯化物水型。长沙市的东北部与西北部,主要是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区,中部为地下水的排泄区,地下水循环通畅,根据地质构造因素和地下水运动关系有4种方式。即(1)不同形式向斜构成自流水盆地,如浏阳向斜;(2)沿断裂发育富水地段,如芙蓉寨有一个降泉涌水量达12.5升,秒;(3)断裂作用造成不同含水层的连通;(4)构造组成裂隙含水层。
松散岩层孔隙水 广泛分布于湘江及其一、二级支流水系的两侧,多为河漫滩及阶地孔隙水,地下水埋藏深度2—6米,含水层厚度为l一4米,泉水流量一般为0.1—0.5升/秒,含水中等。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垂直渗透,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大。在二级阶地,望城县大湖一带,多呈埋藏状态,很少有泉水出露,需人工开掘,才有井水涌现。在三级阶地,沿湘江的长沙段、望城县的高塘岭段,有零星泉水出露。砾石层为主要含水层,泉水流量小于0.01升/秒,局部泉水较大,如望城县的沱井泉,流量0.601升/秒。在四级阶地,上覆网纹红土被剥蚀,砾石层裸露,易于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地下水多以下降泉形式出露,仅在红土较厚的局部地区,地下水才以上升泉出露。在郊区大±乇铺一带,泉水涌水量0.02—0.10升/秒。白沙井是较大的泉水出露处,天然涌水量达2.177公升/秒。地下水以重碳酸——钙、钙镁型为主,在人烟稠密地区及深层地下水,则以重碳酸——氯化物——钙钠型为主。矿化度0.1一0.55克/升,PH值5.2—7.9,水质较好。
碎屑岩风化裂隙水 含水岩组主要是白垩纪——第三纪红色岩层及少量侏罗纪——晚三迭世的岩层。在第三纪红色岩层中.泉水自然流量0.01—0.03升/秒,局部为0.15升/秒,矿化度0.2克/升.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在白垩纪红色岩石层中,泉水自然流量0.01—0.25升,秒,矿化度0.07—0.43升/秒,PH值5-8,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钙、镁钙、钠钙型为主,其次是重碳酸——氯化物——钠钙、钠镁、钙镁型。在侏罗纪——晚三迭世的碎悄岩中泉水自然流量0.05—0.5升/秒,最大0.85升/秒,矿化度0.03—0.09克/秒,PH值6—6.7。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钙、镁、钠型为主,其次为重碳酸——氯化物——钠、钠钙型。
碎屑岩层间裂隙水 在下石炭统中,泉水流量0.017—0.07升/秒,矿化度小于0.26一0.43克/升,PH值6.4,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硫酸——钙——镁型。属低矿化弱酸水,水质良好。在上泥盆统云麓宫组中,泉水流量0.12—0·47升/秒,最大5.6升/秒,矿化度低于0.2克,升,PH值5.4—7.1,地下水径流条件良好,但含水稍欠,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钙镁型、水质良好。中泥盆统棋子桥组上段砂岩,含贫乏裂隙水泉水流量0.039一0.052升,秒,矿化度低于0.05克/升,PH值5.1-7.9,属酸性——弱碱性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下段泥灰岩中,含中等——贫乏裂隙水,泉水流量0.05一0_28升/秒,矿化度0.08一0.18克/升,PH值6—7,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钙镁型。在中泥盆统跳马涧组中,含贫乏裂隙水,泉水流量0.018—0.1升/秒,矿化度0.03一0 2克/升,PH值5.3—6.4。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钙、钙镁型为主,次为重碳酸——氯化物——钠镁型。
花岗岩石化裂隙孔隙水 花岗岩风化壳一般厚10一 (请接看下一页) (本文录自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中国长沙·长沙井文化》,谢建辉/主编,陈先枢/撰稿,罗斯旦/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9 22:25 , Processed in 0.0899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