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珠山位于长沙县东北部福临镇,为长沙、汨罗两县界山,呈南北走向,长约7公里,大小山峰70余座,主峰白果树海拔509.4米。据《图书集成·职方典》,“山顶有井,其影如珠”,故名。一说,“影珠”当为“隐居”之谐音,传说晋陶真人尝隐于此。清同治《长沙县志》则云:“影珠山在县东北百里清泰都,山极高大,雄镇一方,半山以上有狮子岩,高十馀丈,下有石洞。可通往来。山之西又起大山,属湘阴(今属汨罗),名曰西影珠山。” 影珠山巍峨雄伟,气象万千,晴空登临,长、汨两县风光尽收眼底。清人张启鹏《冬日郊行望影珠山》诗云: 野外天空孤馨闻,霜林秋尽叶纷纷。 乱峰无数夕阳冷,知有梅花卧白云。 山腰狮子岩,突兀峥嵘,两侧石壁陡峭,一石悬空横立,中圆而空,形如啸天雄狮。岩下乱石间,有石洞数个,方圆500平方米,名“九间房”。第二洞内有石桌、石凳、石床、石炉,阴森黑暗,寒气袭人,传为陶真人修仙炼丹之处。山顶有四人合抱银杏一株,高约16米,历经元、明、清、民国700余年不衰,苍翠挺拔,惜于1981年6月被雷电击毁。山北朱家岭下仙人洞,两侧碧萝牵绕,洞内水声潺潺,回响于千山万谷之间;山南有九山高低耸立,形状各异,翘尾昂头,如九马奔槽,名九马嘴,为影珠山南部屏障。《今古奇观》载,山上有寺庙48座,为梁武帝时所建。庵庙多系花岗石建筑,点缀于密林幽谷之中,当地有“十二个岭,四十八个庵”之说。这些庵庙,1958年“大跃进”时悉被拆毁。近年恢复了养静寺,有僧尼数人。 影珠山最美的山峰当数凌云峰。于峰顶“南望龙头,一峰翠矗;西窥白鹤,千尺悬泉”。旧有十景,清康熙四十三年(1703)长沙府训导喻之暹曾登临凌云峰,作有《凌云峰十景诗引》(附文后)。 影珠山传说颇多。一说,新庙祀陈公真人肉身。陈真人生前系孝子,路遇美食,必尽老母先尝,否则不食。光绪十一年羽化后“仙躯”不腐,每到农历初六村民为其换袍晒衣,后被毁。又传易公仙居影珠山下,壮年时执畚修路,岩上镌“至治壬戌易公修路”八字,至老结茅舍于道旁,织草鞋为生,食有馀则以赠人。日负秆而坐,边织边焚,一日秆烟不散,结为白云,乘之而去。今名其地为草鞋湾,山曰易公山,后人造石屋祀之,传说旱年祈雨辄应。民国向恺然著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中的奇侠也隐居于此。 影珠山北麓陡峭怪峻,形势险要,控长、汨交通要冲,历为兵家必争之地。1944年,日寇犯湘,我军曾踞山北腰子坡痛歼顽敌。当年战壕掩体,炮洞弹坑,至今依稀可辨。东麓西冲原有1903年创立的影珠女子职业学堂,是清末湖南创建最早的女子学校。创办者黄萱祐是长沙早期著名教育家。1912年影珠山下又建起一座开物农校,系彭海鲲、彭万硕父子一手创办和发展起来的,以“公、诚、勤、朴”为校训。今校址依旧,树木如盖,名为“开物中学”。 飘峰山为影珠山的一支,位于福临镇之北的开慧乡,层峦叠嶂,高耸入云,如飘霄汉,故名飘峰。主峰海拔447米,长约8公里,下段山回岭复,俨如侧卧巨佛。天晴气朗之时,登峰顶北望,极目可望洞庭,故峰名“望湖尖”。山巅雾绕岚迷,光摇银影,有真武宫、刘公殿等古迹。半山有泉,名洗手沟;北有龙井,深2米,宽3米,泉水清洌异常。明代诗人袁准《飘峰山》诗云: 秋底峰如玉女开,青鬟累累对前来。 岚生古洞千山雨,瀑逐深溪万壑雷。 定后远神栖岛岳,醉中清梦到天台。 痴情自负多奇癖,聘得青山作酒杯。 飘峰塔巍然屹立于南麓,如赳赳武士,侍卫于“巨人”身旁,别有一番风味。 飘峰山麓有著名革命烈士杨开慧的故居。开慧乡原名雾阳乡,上世纪50年代改名为开慧乡。杨开慧故居始建于清末年间,土木结构,盖小青瓦,坐北朝南。前筑以防护矮墙,形成院落,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房舍为上、中、下三栋,平行排列,前低后高,院内植桂花树和女贞树。院西为一畦菜土,院外有小塘一口。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诞生于此。1966年11月维修后开放,并复原陈设杨开慧住房、杨昌济夫妇住房以及毛泽东、杨展等的住房。1980年修缮时,在墙缝中发现有杨开慧1928年在家居住时所写手稿、信札多件。周世钊作《踏莎行·瞻仰杨开慧烈士旧居感怀》: 石泻清泉,花开高树,少年英杰曾游处。 皈依革命斗艰危,追随领袖同趋步。 心系恫瘝,身劳驰骛,松摧玉碎无回顾。 青山有幸住忠魂,风云万古长呵护。 杨开慧墓位于杨开慧故居右侧棉花坡山头上。1930年11月,杨开慧就义后归葬于此。毛泽东寄30银元,以开慧的3个儿子名义立碑三通。1959年修建纪念亭、纪念塔于墓前。1967年4月重修墓地并建陵园,占地约1.3公顷。1969年杨母向振照与之合穴,新建合葬墓于今地。从山脚至墓区由三层梯形平台相连,墓碑横置斜放,汉白玉石质,刻楷书碑文“杨开慧烈士之墓”。另建大型词碑一方于墓后,镌刻毛泽东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词。开慧祖父书樵与父亲昌济的合葬墓以及堂弟开明烈士墓亦在陵园内。 (本文录自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年版《山水洲城——长沙》,主编陈泽珲,撰稿陈先枢。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3:43 , Processed in 0.54915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