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庆(1796—1820)年间开设的“吴大茂”针号系由江西人刘大茂创办,最初设在育婴街(今育英街),前店后访,手工制作钢针,主要品种有做棉衣用的行针,做油鞋、木展用的渡针,做帽子用的钉针,扎鱼用的扎针,缝衣用的衣针,没有孔的绷针等。由于选料上乘,火候适当,操作严密,磨工精细,渐渐饮誉省城。 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刘死后无子,作坊由徒弟吴为祥继承,改商号为“吴大茂”,迁址于司门口(今黄兴南路)。吴继承刘的优良传统,严格管理作坊,每磨一贯针(5000口)用工达两小时,比其他作坊多出一倍时间,产品要求达到光滑、坚韧、锋利、笔直、均匀5条标准方能上柜出售,素有“老牌钢针,货真价实”之誉。 光绪年间,洋货涌入长沙,“吴大茂”只好选销德国礼和牌机针和美国胜家牌机针,并与经营这些洋货的上海协昌号和锦章行建立长期购销关系,且得到价格九五折优惠。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洋货大量输入,手工磨针失去市场,吴作坊被迫停业。以后,“吴大茂”遂专营机制钢针和线、扣、夹之类的小商品,并抽资在街对面增设吴大茂苏广洋货号,增加灯具等商品经营,仍坚持质量第一、明码实价的经营方针。到1956年公私合营时,吴氏已传至第五代。“文革”初,“吴大茂”招牌被砸,1985年得以恢复,经营小商品的传统一直没有改变。 (原载《长沙晚报》1999年3月31日)(本文来源《湘城文史丛谈》陈先枢/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3:03 , Processed in 0.0897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