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古城腹心仓廒地

2009-7-29 17:5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66|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从藩城堤到南阳街口,原排列着一系列带“仓”字的街名,自西 往东,依次有:永丰仓、皇仓街、仓后街、皇仓湾、一仓里等。这些街 道皆因集中于此的清代湖南皇仓、长沙府仓、长沙县仓和善化县仓 而名。皇仓位于原明藩王左右府,即今三泰街和藩城堤一带,亦即 原皇仓街所在地。府仓位于今银行大楼之北,即一仓里;善化县仓 则位于今长沙武警消防中队之东,即皇仓湾;府仓、善化县仓的位 置正好在兴建中的绿化广场范围内。长沙县仓则位于今东汉名店 北侧,其旁便是今日犹存的仓后街。

  明清时,湘米年输出在500万石左右,长沙成为全国四大米市 之一,“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传遍全国,粮食外调成为湖南地方 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粮食储备更是官府的头等大事。皇仓由 经略洪承畴创建于清顺治年间。府仓从雍正五年(公元 1727年) 至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陆续兴建,共有仓激16座。善化县仓 和长沙县仓也建于雍正五年,共有仓廒8座,乾隆四年长沙知府马 金门再行扩建,到乾隆三十年(公元 1765年),府仓分拨归并长善 两县经营。官仓又分别为贮备仓和常平仓。据嘉庆《长沙府志》 载,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长沙府储谷达62万石,定额为 1 2万石,溢额率达 419%,是湘省最高的。长沙,善化两县储谷定 额分别为42万石和41万石,在县级常平仓中也是最高的。

  辛亥革命后,皇殿以东的为省仓,皇殿以西的为贮备仓。渐渐 省仓空无粒米,改作他用,而贮备仓归慈善总会经理,尚有存米。 1938年长沙大火,这两处共计59座仓廒荡毁一年。

(原载《长沙晚报》2000 8 15日)(本文来源《湘城文史丛谈》陈先枢/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1 20:38 , Processed in 0.1181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