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端午习俗源于古长沙

2009-7-28 22: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31|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最流行的说法是发源于古代楚国一系列辟邪、祛疫活动。如五色丝系臂、悬艾草、饮菖蒲雄黄酒、沐浴兰汤、门上张挂张天师像及桃符等等。楚人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恶月、毒月,重五之日是恶日、死亡之日,所以才有了这些习俗。《吕氏春秋·仲夏纪》也说:“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生死分。”屈原选择“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死”,大概也是认为是日为“死生分”的日子。

    这样,端午习俗中又衍生出纪念屈原的成分。《武陵竞渡略》云:“竞渡事,本招屈。实始沅湘之间。今洞庭以北武陵为沅,以南长沙为湘也。”《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而欢之。”

    裹粽子投水以祭屈原的传说最早见于南朝梁吴均所著《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常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若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棘叶,皆汨罗之遗风也。”汨罗古属湘阴,湘阴又隶属长沙。更为有趣的是,裹粽投江的习俗竟缘于汉代长沙人欧回的一个“白日梦”。

(原载204622日《长沙晚报》)(本文来源《湘城访古》陈先枢/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7-8 00:39 , Processed in 0.11541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