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沈雨随日记重现60年前学生运动

2009-7-23 10:1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29| 评论: 0|原作者: 长沙晚报|来自: 星辰在线

    主角档案
    沈雨随,1948年至1949年湖南大学法学院学生,地下党员。1949年至1956年在长沙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1956年受市委指派,创刊市委机关报《长沙日报》(1961年改名《长沙晚报》),在晚报社工作至1983年。1983年回到市委办公室任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党史办主任。1990年离休。
  一本发黄的日记,81岁的沈雨随保存了整整60年。轻轻地翻开日记的扉页,沈老的记忆之门也从那一刻打开。
  “长沙解放前夕,笼罩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为争取和平,在中共湖南省工委和长沙市工委的领导下,长沙各大、中学校的进步学生汇成一股巨大的学运洪流,特别是湖南大学成为当时全省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的中心。”60年后,当年的湖大法学院学生、进步社团“新力社”成员沈雨随,仍清晰地记得当年的青年学子为追求真理、争取和平所发出的呐喊与行动,而热爱用笔记录所见所闻的他,更是将60年前的那一幕幕完整地留存在日记中。
    寝室内建起“红色图书馆”
    虽然已是81岁高龄,但沈雨随老人仍思维清晰、十分健谈。与其他采访对象不同的是,他讲的每个故事,都有当年的日记为证。
    1948年,出身教师家庭的沈雨随考入了湖南大学法学院。在求学求真理的道路上,有两个共产党人深深地影响了他:一个是教他社会学和哲学的李达,另一个则是后来担任中共长沙市工委书记的堂兄沈立人。在1948年11月的一篇日记中,沈雨随写道:“抱着一颗愉快的心过河参加完婚礼,除了热闹同时还得到意外的一种收获:那就是借到了两本我久想阅读的书。”很多年后,沈雨随用钢笔在这篇日记上加了一个说明:“(这两本书)就是《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而这两本书,正是堂兄沈立人送给他阅读的。
    因为有了这些引路人的指引,年轻的沈雨随很快在当时的进步学生中脱颖而出,不仅担任了进步学生社团“新力社”的学术部长,还于1949年4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前夕的湖大,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几乎算是‘解放区’,大家思想活跃,不满当局政治的腐败和经济的通货膨胀,青年学生为争取和平,积极奔走。”沈老至今还记得,为了寻求青年的共同进步,地下党在湖大组织了一个“大家看”图书馆,“我当时是工作人员之一,帮助大家借书、还书。”
    此外,沈雨随还在寝室里弄了一个特别的书架,书架上全是进步书籍,供同学们阅读。“有些书我们买不起,大家就凑钱买,你买这一本,我买那一本,集中在一起读。”沈老回忆,大家还经常集会,分享读书心得,探求真理和出路。
    万余名学生冒大雨游行
    在长沙和平解放史上,发生于1949年4月7日、由长沙一万余名学生参与的“四七”大游行无疑是值得浓墨重书的一笔。就是这次游行,将当时长沙的学生运动推到高峰,并使争取和平的浪潮波及全省。“当时,我在游行队伍中担任纠察队员。”说起60年前的经历,沈老仍记忆犹新。
    1949年4月1日,南京学生6000多人游行示威,要求国民政府接受中共八项和平条件,以实现真正和平。但南京学生的正义行动,遭到了国民党军警的残酷镇压,死伤学生100多人。南京“四一”惨案的消息传到长沙后,沈雨随和同学们极为愤怒。“我们湖南大学学生自治会、进步社团纷纷刷标语、出墙报,联络各大、中学校,酝酿声援,准备在4月7日发起反对假和平、争取真和平的群众运动。”
    而为了防止当局封锁湘江,保证“四七”大游行顺利进行,4月6日晚上,沈雨随和一些“新力社”的同学卷着铺盖,从牌楼口出发,在赵洲港守了一夜船。“为了防止有人抢船,我们把船藏在了荆棘丛林里。”沈雨随说,同学们还商量好了联络的暗号,手电筒的光一长二短表示是自己人。
    4月7日一大早,湖大学生浩浩荡荡渡江,在河东与其他学生会合。那一天,在省工委领导下,湖大、清华(中学)、一师、广益、克强、湘雅、明德、音专、一中、周南、长郡等30多所学校的一万多人集会于又一村的中山公园,先为“四一”惨案中的遇害学生举行追悼仪式,紧接着,青年学生们展开游行。
    “游行队伍中,周南导前,湖大殿后,由中山路、先锋厅到南门口,沿途散发传单,高呼口号。那一天正值倾盆大雨,但每位同学都保持着高昂的激情,很多人都感动得落下眼泪!”沈雨随至今还记得,当时,他们“新力社”的社员一律在行列的右方担任纠察工作,护卫着游行队伍。在游行队伍所经之处,市民抢阅传单,许多工人、进城农民和公教人员自动加入了游行队伍,就连国民党一些军警也换上了便衣加入其中。“那一刻我不知道行列有多长,我只知道,我就是行列中的一员!”
    程潜接见请愿学生代表
    解放前夕的长沙学生运动可用风起云涌来形容,除了通过游行表达和平心愿外,沈雨随还和同学一起用手中的笔出特刊、写标语,为推动和平解放立下汗马功劳。
    1949年4月13日,岳阳省立十一中、岳阳联中、湖滨中学等学校800多名师生在岳阳楼集会,哀悼“四一”惨案的遇难学生。然而,当队伍经过岳阳市梅溪桥时,竟遭到专员王翦波残酷镇压,死伤20多人。“消息传到长沙,我和同学感到悲愤无比。”沈老回忆,为了声援岳阳学生,“新力社”成员们立即动笔,一个上午就弄出5篇文章,并组合成一张特刊,当天就贴了出去。“那段日子,出特刊、贴标语,我们忙得不可开交,可没有一个人喊辛苦,因为这些都代表我们这些青年滚烫的心!”
    正是有如此多进步学生的支持,4月17日,长沙市学联紧急召开各校代表大会,商议以湖大为首,对岳阳学生展开声援,向政府进行请愿,要求严惩凶手。4月19日,程潜接见请愿代表,明确表示将王翦波停职查办,对争取和平的集体活动,将“下令军警不加阻止”。这实际上表明,湖南争取真和平运动获得半合法化,长沙走向黎明的步伐从此愈来愈快!
    【记者手记】
坚持就能创造历史
    终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躺在藤椅上,张着缺了牙的嘴,盯着阳台上的花发呆。但我们会为年轻时候做过的那些事情,心怀喜悦。
    沈雨随老人是心怀喜悦的。因为他过的每一天,都那么清晰。他那漫漫的一生,跌宕起伏,全在那一柜子的日记里。
    去采访沈老的那天,他要求我们上午10时以后再去,因为10时以前,他要起床、做操、写日记。写日记的习惯,从21岁到81岁,他已经坚持了60年。那些日记本里的文字,从毛笔变成了钢笔,从竖行变成了横行,而写日记的那个人,也从内心澎湃的青年变成了内心安宁幸福的老爷爷。
    坚持就能创造历史,很多事情都是如此。长沙能和平解放,是因为有人在坚持;新中国的成立,是因为有人在坚持;中华要腾飞,更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坚持。
    感谢沈老告诉了我们这个关于坚持的道理。无形之中,他又给晚辈留下了一笔可以传承的财富。
 【小资料】
解放前夕的长沙学生运动
    ●1948年3月  湖大学生正式成立“湖大学生助学会”,湖大、明德、长郡等多所学校学生开展了为期40天的助学运动,通过劝募、义卖、公演等,一方面为受苦同学募得助学金12亿元(法币),解除了上百名同学的失学威胁,另一方面,向社会各阶层群众揭露了国民党政府扩大内战摧残教育的罪行,取得了广泛的同情与支持。
    ●1948年8月  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圆券取代法币,不到3个月便彻底失败,物价一日数涨,百姓无法生活下去。同年11月,一场大规模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在长沙学生中掀起高潮,随后教师、工友等纷纷声援,通过罢课、罢工等方式争取生存权利。这起浪潮一直冲击到12月初。
    ●1949年5月  国民党在南京、天津镇压学生反内战运动,制造了“五二○”血案。5月22日,湖大学生开展了反内战大游行。当天,湖大近2000名师生强渡湘江,抵达市区举行大游行。
    ●1949年6月  华北学生为反饥饿、反内战倡议全国在6月2日举行罢课、罢工、罢市游行。为响应倡议,当天长沙各学校包括湖大、湘雅、明德、一中、云麓、兑泽、衡湘、长师、克强等在内的3000余学生齐集市区,举行集会演讲并高呼口号,赢得了成千上万市民的拥护与支持。“六二”反内战日总罢课,全国很多地方遭到镇压,而长沙却取得巨大胜利,实现了长沙市各校大联合。
1949年5月3日  星期二(晴)
    早起沿马路跑了一个圈,苍翠的松柏送我满腔新的空气,坐在二院石阶上朗诵臧克家的《烙印》,这是醒过来的人的声音——是广大人民迫切需要的声音,尤其是《生活》、《号声》等几篇,让我的情绪时涨时落:
    “这可不是混着好玩,这是生活!”多严肃的态度呵!
    “当前的磨难就是你的对手!运尽气力去和它苦斗!”多坚韧的力量呵!
    “谁也不肯叫不远的太阳照着自己也照着敌人!”多鼓舞的言词呵!
1949年4月7日 星期四(雨)(节选)
    追悼会很快结束,游行开始。
    我们的口号呼出了千千万万人民内心的声音:“停止征兵征粮!”“打倒假和平,争取真和平!”“严惩‘四一’惨案凶手!”“拥护程主席向傅作义看齐!”
    行经水风井,一辆满载着军人的汽车停在了路旁。几十双豺狼一样的眼睛,把我的心拉紧了一下。然而,在左方、前方、后面,不是有更多千千万万善良雪亮的眼睛吗?我们畏惧什么?!
    队伍挤出了这观众堵塞的交叉路口,像长江穿过了三峡,浩浩荡荡地冲向前去。
    在黄兴路,广益中学的队伍回转过来,和我们的队伍热烈地欢呼一场。
    长郡中学的同学站在路旁, 我们抓了手就握!
    雨水陪衬着我们行列的伟大!
    长沙空前的万人大游行,是湖南新生的前奏!
1949年4月16日 星期六(雨)
    “四一”的血迹未干,“四一三”岳阳同学的血又流遍街头,洞庭掀起了波浪!有光明的地方终不免魔鬼腥腥的血手,真太令人悲愤了啊。湖南人不要战争,三千万人民的心怎容得少数蟊贼的好战挑衅!青年也怎能压抑着这股愤怒的烈火!
1949年4月22日 星期五(阴)
    微明即起,快步跑到二院、一院、四舍、科学馆贴标语。
    下午到学生公社帮忙印油印,大家都热烈地干着,画漫画的、撰文稿的、出快报的、打气的、搞船票的、通盘计划的,都忙得不可开交。为了真和平,青年的心血是不会吝啬的哩!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9 22:17 , Processed in 0.08947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