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712),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进士,官至考工员外郎,睿宗时流放钦州,玄宗初赐死。其诗律形式完整,音韵和谐与沈期诗同称为“沈宋体”,对律诗定型有相当影响,明人辑有《宋之问集》。 晚泊湘江 五岭凄惶客,三湘憔悴颜。 况逢秋雨霁,表里见衡山。 路逐鹏南转,心缘雁北还。 惟余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注释】 1五岭:指通往岭南的五条道路,见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案 地理 五岭》。 2三湘:见南朝颜延之诗注。 3衡山:南岳衡山,中华五岳之一,位于长沙南约法三章50公里处。 4衡山之南的衡阳有回雁峰,传说北雁南飞到此而返。 5传说舜帝南巡死于湖南九嶷山的苍梧,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往南方追寻至洞庭湖的君山,得知舜亡的消息,抱君山翠竹痛哭不已,竹竿染上斑斑泪痕,即为现在的斑竹。后人多以斑竹歌咏深切怀念之情。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12:43 , Processed in 0.11516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