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光焘(1837-1911)清总督。
清邵阳县金潭乡(今属隆回县)人。字午庄。道光十七年(1837)十月生。初为厨工。咸丰六年(1856)入湘军,从曾国荃攻吉安,办老湘军营务。后隶左宗棠军,随赴陕甘镇压回民起义。光绪初擢为平庆泾固化道道员。在任内仿行左宗棠治军理政措施,修路植树,劝课农桑,颇有政绩。光绪七年(1881),升甘肃按察使。十年冬迁甘肃新疆布政使。精于理财,勤于治事,军务报销,综核悉当。 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淮军屡战屡败,朝议起用湘军。十一月,清廷授湘军宿将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湖南巡抚吴大澂帮办军务,督办东征军务,节制关内外各军。魏光焘应诏随吴大澂率部赴辽东。光绪二十一年正月中旬,他率武威军8营(一说为6营)2哨出关,抵田庄台布防,并立即会合宋庆、依克唐阿、长顺等部,对海城发动第四次反攻,未克。二月初四日,发起第五次反攻。日军第五师团从九连城一带间道出岫岩北黄花甸,作虚攻辽阳之势,驻守海城日军第三师团也突围北上。清军误中其计,长顺军因弃要道鞍山站,回师救辽阳。日军乘虚占领鞍山站,又派骑兵主力直取牛庄。 二月初七日,魏光焘得报,即由海城撤军回援牛庄。初八日晨,以3000兵力抵抗日军两万精锐之众,展开激战。他指挥所部诱敌深入,待日军接近时,进行猛烈反击,予敌重创。但日军依恃优势兵力,突入市内。湘军11营被困守市区,据民房巷战,肉搏冲锋,短兵相接,将士裹创再战,往复拚杀,血肉横飞,部将余福章、陈胜友战死,伤亡2000人。他往来督战,竟至三易坐骑。直至深夜,始由西面突围,仅以身免。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军兴。清政府诏授魏光焘为湖广总督。未赴任,旋卒于家。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9:33 , Processed in 0.1282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