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山水洲城——长沙》序

2009-4-22 21:5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31| 评论: 0|原作者: 陈泽珲|来自: 名城长沙网


陈泽珲
    一座城市,既有其外在的筋、骨、肉,也有其内在精、气、神。这些元素和基因组合在一起,成就了城市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比如古都西安,旧邑洛阳,特区深圳,圣地延安;石城南京,泉城济南,花城广州,春城昆明:“白云黄鹤”的武汉,“龙兴之地”的太原,“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成都,“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杭州,等等。这些城市,鲜活灵动,各具魅力。
    长沙这座城市,也有自己的特点。那屏西而立的岳麓山、奔流北去的湘江水、静卧江心的橘子洲.与欣欣向荣的现代城一起,构成动感而迷人的巨幅画卷。山、水、洲、城如此相依相偎、活灵活现,实乃少见。应该感谢大自然.感谢老祖宗,赋予了长沙的大气、灵气、秀气和文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用刘禹锡的这句话来形容岳麓山再合适不过了。这座横亘于长沙城西。与湘江为伴的山脉沉积了长沙乃至中国太多的历史,把一千年的光阴浓缩成传统,积淀成文化,也培育了特立独行的长沙人。因此,鲜有人到了长沙不到岳麓山的,而到岳麓山则必到岳麓书院。书院因山而得名,山却因书院而名扬天下。如果说岳麓山是长沙的历史名片,书院就肯定是岳麓山门楣上的那块金字招牌。尤其是那副名烁古今的“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对联,似乎已经成为长沙乃至湖南“标识符”和“座右铭”。千年学府以其虚怀若谷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成就了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岳麓山不仅有名垂千古的岳麓书院,还有古麓山寺和云麓道宫,还有爱晚亭、白鹤泉,还有黄兴墓、蔡锷墓,不愧为文化名山。那些或清雅、或雄奇、或发人深省、或振聋发聩的文字不时地从古木间、草丛旁和亭子中窜出来,与你不期而遇,让人啧啧称奇。长沙因为有岳麓山,才有了几多豪放。
    城市的发展是离不开水的.因为水是万物之源。滨水之城,也往往更加风姿绰约。“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一种气象;“鹭江唱歌唱亮了渔火,南海唱歌唱落了繁星”,是另一种风韵。很显然,湘江之于长沙来说更类似后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湘江作为长沙的母亲河一直激发着古往今来众多诗人的创作灵感。或汹涌奔腾,或细水长流,或豪放质朴,或柔和温馨,湘江以其万千姿态,成为历代诗人吟诵和赞美的对象。尤其是一代诗圣杜甫,留下了“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等名句,为湖湘文化增色不少。后来的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谱写了《沁园春·长沙》这样的旷世佳作,向人们展示了“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绚丽多姿。长沙因为有湘江水,才有了几分隽秀。
    镶嵌在长沙城市空间的瑰宝.莫过于橘子洲了。她南北五公里,纵卧湘江中,像玉带,似青龙,如明珠,堪称中国江心洲的佼佼者。站在橘子洲头,远眺岳麓山.俯视湘江水,仿佛在浏览长沙的历史,品读长沙的精华。翠绿的橘林,挺拔的香樟,与岳麓山上万山红遍的枫叶、潇湘河中碧透秋水的白沙相互辉映,穿越历史的隧道.给人以想象、以启发、以盎然生机和浩然正气.从内心深处感悟到“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经过精心规划和改造的橘子洲,更加丰富和多彩,重现当年“团团凌风桂,宛在水之东;月色穿林影,却在碧波中”的佳境。长沙因为有橘子洲,才有了几许神奇。
    那山、那水、那洲,和着长沙发展的脉搏一起跳动,孕育了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提起长沙,人们会自然地想到马王堆西汉古墓、走马楼三国简牍,想到麓山古寺、天心高阁、开福寺院、密印名刹,想到白沙古井、湘江渔火、枫林爱晚、白鹤清泉,想到长沙弹词、火宫庙会、浏阳花炮、菊花石雕。“楚汉名城、潇湘洙泗、伟人故里、革命摇篮”,长沙就这样历经沧桑,传承文化,一路走来。如果说山水塑造了长沙的“形”,文化则滋养了长沙的“魂”。
    岁月沧桑,物换星移。如今的长沙,已是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大都市,大气精美的城市道路,绿树掩映下的城市楼宇,湘江两岸的迷人风光,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把山水洲城点缀得更加斑斓.给世人留下更加鲜活的“长沙形象”、“长沙印象”和“长沙现象”。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龙头,作为“中部崛起”的领跑者之一,长沙正朝着建设具有国际视野、人民引以自豪的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园阔步前行。
    手捧《山水洲城一长沙》的读本,长沙的山山水水尽收眼底,我们或许从中收获更多的感悟:
    长沙是多元的,既是古老的文化名城。也是年轻的现代新城。
    长沙是多彩的,仁者在这里乐山,智者在这里乐水。
    长沙是多情的,这里的山水多情,这里的人更多情。
    长沙,山水洲城美如画!

(以上内容由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提供,未经授权,严禁复制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04:12 , Processed in 0.23033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