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校正街与校横街

2008-7-22 16:4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91|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今五一大道与芙蓉路相交处一大片地方旧称“校场坪”,旧时是明清大校场所在地。校场撤销后,此地形成校正街和校横街两条街道,20世纪80年代修建芙蓉路时拆除。大校场为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兵道徐学聚所建。据明崇祯《长沙府志》载,校场原“在小吴门外二里许,有演武厅、将台、走马营二十四座”,后渐渐延及到长沙东面城墙附近。明末,大校场被废弃。清顺治六年(1649)长沙知府张宏猷、总兵徐勇重建。康熙二十八年(1689)知府杨威盛、巡抚兴永朝增建照壁、鼓亭、将台、廓房、中堂及马王庙。长沙自古为军政要地,大校场就是明清两朝军队操演和比武的场地。

到近代,昔日古校场又成为实施近代化军事教育的用武之地。1898年湖南巡抚陈宝箴首创湖南武备学堂,不久被迫停办。1903年巡抚俞廉三在大校场旧址上又恢复武备学堂,为湖南新军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程潜、张辉瓒、鲁涤平、谭道源等都毕业于该校。1905年巡抚端方将武备学堂改设为湖南陆军小学堂。前后办了5期,唐生智、贺耀组、陶峙岳等都毕业于该校。1917年湘督谭延阎又在陆军小学堂基础上创办湖南陆军讲武堂,不久因南北战争爆发而解散。1922年夏,湘军总司令赵恒惕续办,开设战术、地形、筑城和兵器等课程。讲武堂学生彭德怀、黄公略、王劲修、唐生明等后来分别为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1926年冬,讲武堂旧址上又办起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即黄埔军校长沙分校。后来成为解放军高级将领的邓华即出自该校。1929年军校停办,校舍移作他用,校场周围民房渐多,形成街道,始有“校正街”、“校横街”等街名。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17 11:39 , Processed in 1.09797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