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传潇湘有八景:潇湘夜雨、山市晴岚、远浦归帆、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洞庭秋月、平沙落雁、江天暮雪。宋嘉佑中叶(1056-1063),在长沙驿步门(今大西门)建有“八景台”,请名人绘潇湘八景图陈列其中。“江天暮雪”为八景之一,泛指湘江桔洲冬雪晚景。宋代书法家米莆题词: “岁暮江空,风寒冰结,冯夷翦冰,乱飘洒雪,浩歌者谁,一蓬载月。独钓寒潭,以寄清绝。” 桔洲,是湘江中名洲之一。四面环水,纵贯江心,绵延十里,如曳帛带,西瞻岳麓,东濒城邑,在山林城市之间,既具有山村水乡之趣,不觉泛辟,又瞻华厦灯火之繁,不闻喧嚣。春来,明光潋滟,沙欧点点。秋至,橙黄桔红,清香一片。登云麓俯瞰湘江,一激清波,桔洲犹如飘浮波上的一只长舰。唐代诗人吕温有“昭潭无底桔洲浮”之句,这一“浮”字,点明桔洲涌出碧波的美姿,极富灵动之感。 桔洲历史悠久,名闻遐尔。据《湘中记》载:“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生此洲。”清《长沙县志》载:“桔洲有三洲,即上洲、中洲、下洲,居民百余家,望之如带,实不相连。”如今几乎连成一体。上洲名牛头洲,中洲称水陆洲,下为傅家洲。 桔洲盛产美桔。以桔名洲始见于公元六世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北经南津城西,西对桔洲。”唐杜甫有“桔洲田上仍膏腴”句,洲上肥沃,宜种柑桔。唐齐己在《桔洲人寄桔》诗中写出:“洞庭栽种似潇湘,绿绕人家带夕阳。霜露蒸千树熟,浪围风撼一洲香。……”宋《太平寰宇记》:“桔洲在长沙县西南四里江中,诸洲皆没,此洲独浮,上多美桔,故以为名。”晋唐以来,桔洲盛产美桔,入秋“树树笼烟疑带水,山山照日似悬金。” 唐宋以来,洲以风景秀丽著称。中洲(水陆洲)上,曾建水陆寺、拱极楼、裴公亭、江心阁等点缀洲上,近抚湘流,清寒水气,萧疏落木,潇湘清绝,独擅其间。楼联题:“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里有渔歌。”上洲牛头洲(今桔子洲头)最南端建有洞庭宫、土地庙。洲上居民以每逢农历二月初二为土地庙会,各户主赴庙会聚餐,聚餐餐具上刻有“洲头长庆”四字。江上往来船客商人亦到宫中焚香,祈旅途平安。近代长沙辟为商埠后,桔洲曾建有各国领事馆,洋行、别墅和长沙海关。 1960年在洲头建有桔洲公园,面江建有桔洲长亭,在桔子洲头词碑,上刊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园中亭台廊檄,美桔满园、碧竹环拥、绿草如茵,玫瑰花香。正如晚唐诗人李在《渔歌子》词中所题:“荻花秋,潇湘夜,桔洲佳景如屏画。”春夏秋冬,四时皆入画图。桔洲驳岸筑有花岗石护栏、有公路通往湘江大桥。桥北洲西辟有游泳场。入夏,男女老幼,中流击水,倍添情趣。 (以上内容摘录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之《长沙风物大观》,郑佳明/主编,周贤朴|顾庆丰|沈绍尧|易仲威|王建宇|于安全/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长沙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9 22:51 , Processed in 0.09678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