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湘江竹枝词杂拾

2008-10-10 07:5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44|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解放前,长沙素有“报城”之称,大小报约不下二三十种。要吸引读者,就必须各具特色。《湘江晚报》的竹枝词,一是针对性强,针贬时弊,言之有物;二是报道及时,确有新闻价值;三是小中见大,寓庄于谐,妙趣横生;四是文彩裴然,雅俗共赏,读后留有徐味。
  长沙市百货业以前取招牌名,最喜欢用外国地名,青石桥(今解放路)经营百货的大店子很有几家,如“爱尔兰”、“法兰西”、“伦敦”、“巴黎’’等。某年“爱尔兰”失火,将毗邻的“法兰西”化为灰烬。第二天的湘江竹校词就借题发挥,结合当时反对卖洋货撰词如下:“‘爱尔兰’连‘法兰西’,失火池鱼命不齐。若使火官真发气,‘伦敦’烧得到‘巴黎’。”大家读后,均理解作者“言外之意”。
  1910年,长沙发生抢米风潮,民众数千人包围蟹山庙巡警局。巡警道道台(即警察局长)赖子沛乘轿前往弹压,被饥民揪出轿外,缚于整山庙杨柳树上,头被瓦片打破,弄得威风扫地,狼狈不堪。竹校词是这样描绘的:“瓦片飞来势最凶,顿教白发染成红。整山庙畔垂杨柳,不系青媳系赖公。”对压迫人民的官僚进行了无情的嘲弄,笔调轻松,使人发噱。

(以上内容摘录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之《长沙风物大观》,郑佳明/主编,周贤朴|顾庆丰|沈绍尧|易仲威|王建宇|于安全/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长沙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9 22:52 , Processed in 0.2781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