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最早的电影据传始于清光绪(1875一1908)末年,当时有一位姓卢的浙江人在小西门外河街的中西宾馆放映一些外国活动短影片,票价仅铜板10枚,但当时风气未开,观众很少,加上股东们的意见分歧,所以仅映放10余日就停止。1911年(宣统三年),又有日本商人在城中开设小型电影院,放映《罗克打鸟》、《卓别林淘金记》等一些小机无声短片,每日两场,每场能容一二百人,城中市民观者较多。民国初年,长沙又出现几家小型的电影放映商,但都仅有小电影机一部,临时租地放几部滑稽短片,又无新片更换,时间一长就不能吸引观众,只能迁地放映,因而有流动电影院的说法。20年代初,长沙西牌楼的基督教青年会正式放映西方电影片,起先是内部招待会员,后每逢周六对外售票,并于夏季在西牌楼对面的体育场放映露天电影。同时,长沙北门的明德中学也利用暑假,在校内坪经营露天电影,便利北区观众。当时两处所放映的影片不同,青年会以放映外国无声片为主,由会中干事担任翻译;明德中学则多放映上海明星公司出品的国产无声片,由校中教员进行讲解。1925年,青年会建造新会址,既有宽畅舒适的大会堂,又有林荫夹道的网球场,四季放映电影,遂居长沙电影业之首。 (以上内容摘录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之《湖湘文化之都》,郑佳明/主编,郑焱/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长沙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5:49 , Processed in 0.12880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