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洞真虚福地”:云麓宫与长沙道教

2008-10-9 20:0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11|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道教,是中华文化土壤中生长而成的本土宗教。它出现雏形于东汉末,规模大成于南北朝,鼎盛于明代。追求长生成仙是道教的终极目标,因而扩展流布很快,成为中国古代与儒、佛抗衡的一大宗教流派。早在晋代,道教“真人”陶淡、陶(陶潜之祖,陶侃之后)就修炼于长沙架梨临湘山,供奉他们的陶公庙至今香火不绝。长沙曾出士南北朝时期的徐副“地券”,券文有“太上老君府敕”、“三天无极”、“太上老君地下’’等道教咒语,说明当时道金已在长沙地区流传。据光绪《湖南通志》记载,隋唐五代善化县(今长沙)德润门内有上清宫(后改名太乙寺),民间传说太乙真人曾在这里炼丹,并与僧人孤月阐谈性命学理;长沙县水塘乡鳌鱼村的河图观,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女道观,相传由武当龙门十五代道长易本立创建。可见,古代长沙道教奔民众的宗教信仰中占有一定地位。
  明代开国君主朱元璋曾利用道教争取民心。明中叶,世宗为求得长生不老,又醉心道教,日事斋醮,重用道士,因此道教得宠,风靡一时。这阶段,长沙寿星观、真武宫、宁乡景德观等一批道观相继重建与修建。其中最著名的是岳麓山顶的云麓宫。
  云麓宫最早建于1478年(明宪宗成化十四年),吉简王朱见浚就藩于长沙时,建筑取宫殿形制,但旧宫早已废记。嘉靖(1522-1566)年间太守孙复命道士李可经主持修葺,并增植松、柏、桐、梓及篁竹千株,使观宇周围风景焕然一新。隆庆(1567-1572)年间,又有道士金守分在这里修炼,由他募捐拓地,增建堂殿,改名云麓宫,筑屋五间,凿石为柱,覆以铁瓦,以抗风雪。宫的前殿为关圣殿,中殿祀玄帝,名玄武祖师殿,后殿祀“三清”。道教以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合体三清,故名三清殿。云麓宫由此成为道教胜地。道家崇尚自森,倡行“无为而治”,总是选择清静优美之处建立宫观,修身养性,采药炼丹,以求得道成仙,并将这些地方视作神仙的居所,由此形成了著名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而四周峰峦耸峙、石骨盘迂、树竹青翠的云麓宫就是其中的第二十三福地——“洞真虚福地”。
  清康熙(1662-1722)初年,长沙分巡道张重新修葺了云麓宫,以后续有增建。1862年(同治元年)于门前筑一小亭,亭外又增五岳、天妃二殿。以前宫门有一副对联:“古刹出层宵,看岳色平分,江流环绕;名山多胜迹,有少陵写句,北海题碑。”对联的上联写了云麓宫的宏伟,似乎超出云霄之上,在此可以近看岳麓山色,远眺湘江环流;下联描述云麓宫所在的岳麓山有许多历史胜迹,杜甫在这里留下了诗句,李邕题撰了著名碑刻。
  在云麓宫内有望湘亭,亭在拜岳石上,是清道光(1821-1850)年间修建的。凭栏远望,湘江与长沙城区尽收眼底,可以领略“直登云麓三干丈,来看长沙百万家”的壮阔景色。云麓宫内楹联很多,都出自名家手笔。其中清人黄道让所题“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抓住了云麓宫壮阔的特色,气魄宏伟,对仗工整,字迹道劲,素为游人喜爱和吟诵。
  云麓宫具有的美景胜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此游玩题咏,可惜大多因年代久远,历经战乱而已无法见到。古代诗词中,现今尚能见到的有明末清初长沙人廖元度的《宿云麓宫》,诗云:“林深宵空重,一梳对灯青。月色如秋瘦,虫声触梦醒”。抒发了作者在朝代更迭的乱世,无家可归寄居庙观,夜晚寂寞独对孤灯,痛惜国亡家破的情感。清代还有一首由岳麓书院肄业生、溆浦人严正基所撰的《夜登云麓宫》:
  “云麓峰巅足眠,征衫扰带五溪烟。当头华月三千里,弹指东风念四年。螟色暗投游屐外,松涛请到杵钟边。故园计买青山宅,便与人间作散仙。”
  诗中除描写了云麓宫所在山峰的险峻、视野的辽阔和月光、松涛等自然景色外,还联系到云麓宫是道教名观,表达了诗人想在此买宅居住,以作人间神仙的愿望。这也是众多游人到云麓宫后都会产生的联想。
  长沙道教的洞天福地除云麓宫外,还有第十三洞天——浏阳大围山“好生元上之天”;第二十四洞天——浏阳洞阳山“洞阳隐观之天”,以及第二十二福地长沙鹅羊山。相传都是神仙居任之地,大围山麓有风洞和云洞,传为风神呼风晚雨的地方;洞阳山九溪洞相传是药王孙思邈炼丹升仙之处,至今有“升仙观”等遗迹。

(以上内容摘录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之《湖湘文化之都》,郑佳明/主编,郑焱/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长沙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05:56 , Processed in 0.29378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