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裕昆,字孔希,湖南浏阳人,生于1906年8月4日。 少年时代,潘裕昆聪明过人,常与同辈议论国事,指点江山;少长,即奔赴南粤,投笔从戎。 1925年10月至1926年10月就读于黄埔军校四期步兵科,与林彪同窗,后参加北伐战争。一·二八上海事变后,潘部转战江淮,抗击日寇入侵。潘将军在战斗中英勇善战,不惧牺牲,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屡建战功,表现出大无畏的民族气节,其多次负伤,身有多处弹痕伤疤。 1944年,中国远征军再次征缅,展开滇西缅北大反攻,联合美、英军队共同作战,潘部转战数月,参加了了著名的密支那争夺战,密支那街区巷战中,潘裕昆招募“决战敢死队”,予顽敌以重创,取得密支那战役大捷后,三月与英军会师乔梅,1945年1月新1军与中国驻印军和盟军会师芒友,使南亚战场发生根本性转折,为此潘将军荣获美国总统罗斯福所颁赠的美国自由勋章,其他所获勋章: 1945年日军投降后,潘将军率部进入香港九龙区域参加了日军在香港的投降仪式,这应该是中国军队在鸦片战争后第一次踏上香港故土。(有一说法是97回归才是) 1946年,潘将军北调,次年接替孙立人将军升任新1军中将军长。 1948年,潘将军及新1军加入廖耀湘将军的作战兵团,在黑山、大虎山地区与中共东北野战军展开辽西会战,后突围回湖南家乡。 潘将军因极厌国共内战,后避居香港,三十余年一直关注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曾参与安排卫立煌将军回国等统战活动。历史将永远记载潘裕昆将军对中华民族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9年潘将军避居香港后,与其他44位国民党军政要员通电反蒋拥护新中国。 1982年潘将军病逝,中共中央统战部发唁电赞扬潘将军”有功于国家,有功于人民”。潘将军现葬于家乡浏阳,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为潘将军树墓碑,中国人民解放军王震将军亲自为潘将军墓碑题字。 2005年,香港大公报特别采访了潘裕昆将军女婿晏伟权先生,香港各界对远征军抗日事实作了公正和全面的宣传和介绍。 (转载自:中国远征军网站http://www.yuanzhengjun.cn/,中国远征军网站注:(资料来源中国黄埔军校网,潘裕昆将军后人晏欢先生提供资料,本站略有删节)) 这是一张极其珍贵的家藏旧照片: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12:48 , Processed in 0.2120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