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德芳汤圆店创始于清道光(1821—1850)年问,以店主姓名为店号。柳德芳,别号柳三,人称长桥柳;幼时家境贫寒,后以卖汤圆为主。由于汤圆选料上乘,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渐有名气,以至食客非柳三的汤圆不食。 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柳三在河街某南货馆购回面粉一篓,不曾想面粉中发现有一锭53两的大宝银子,遂又购回6篓,果然又得6个53两的大宝银锭。据此横财,柳三随在息机园横街口(今五一大道蔡锷路口)购得一问铺面,专营汤圆。因其所制汤圆个大,糕糯,馅多,肉素兼备,咸甜双全,不粘唇,不腻心,回味悠长,从而博得广大食客赞赏。尤以玫瑰汤圆最为有名,粉浆制作,糯米、大米配比恰当,糯度适口;糖馅以绵白糖、玫瑰糖和面粉为主料,另取切碎的香元条、捣碎的瓜仁、熟花生米,工艺独特,秘不外传。柳三所做的各种汤圆,最著名的要数一种叫“麻打滚”的汤圆,不仅不粘唇腻心,而且有香甜回味之口感,颇受顾客欢迎,成为该店的“名牌”产品。据传,时陕甘总督左宗棠曾感其汤圆鲜美香甜,赠其“枵腹而来,君休问价;从心所欲,我亦垂涎”的楹联。柳德芳将其装帧入店堂,时值学院闳开,各县举子来长沙应试,在汤圆馆见左宗棠的亲笔对联,无不赞叹其笔力苍劲,一时文人墨客麇集,“不吃柳德芳汤圆,不算到长沙”成为风气。 解放后柳德芳迁往犁头街经营。1956年公私合营方迁至解放路,改名德芳汤圆店。“文革”中,招牌遭砸毁。1988年5月,在南门口重新恢复“柳德芳汤圆”老招牌。今不存。 (以上内容摘自《湘城访古》之“长沙老字号”,陈先枢/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作者或名城长沙网。作者注:本文作于2003年,系应湖南大韵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之约而作,坡子街民俗名食商业街拟据此引进或恢复其中的一些老字号。)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13:21 , Processed in 0.1185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