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两庙均在长沙德润门外,民国时尚存,其遗址在今天心区坡子街至湘江大道口的沿江风光带。 清光绪《善化县志》云,娘娘庙“相传为秦时孝烈女祠”。烈女之父罗均赴任武陵令,道经城陵矶,舟覆,女与弟投江觅父尸,越三日回到南津港,抱着父尸浮出水面,颜面有如活人。老百姓将其下葬,并建祠以祀。此故事在民间流传百载,至宋理宗时,赠孝女为“孝烈灵妃”;赠其弟为“孝感侯”。到清代时,街众屡有修建。民国李抱一《湖南省城古迹今释》说:“灵妃初来长沙,为的是救荒,和农民有密切关系。后来到娘娘庙求签问卜者,都是些脂粉姊妹。娘娘一至城市,或也入境问俗。只是花街柳巷,都以她作护身符,深闺孝女如此糟塌,太不合了。” 水府庙又名洞庭宫,祀洞庭神。庙旁有魁光阁,上祀魁星。水府庙建于何时无考。清光绪《善化县志》载,清嘉庆、道光年问两次分别由陈新、师象珍倡众捐修。咸丰二年(1852)年兵毁,张星照等人又邀集盐粮各行店劝助重修,春秋致祭如前。书前插页收有清末1904年水府庙照片。庙正在日本修建的湖南轮船公司码头泊岸上,庙宇宏大,靠城一方屋顶的上方建有高大起伏的龙形装饰墙。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长沙名票王定保创办京剧“九如北班”,在水府庙开演。光绪三十一年(1905)水府庙还成为长沙城最早的“电影院”,放无声黑自短片。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年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7:39 , Processed in 0.25910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