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道吾寺又名兴华寺,位于浏阳市集里乡道吾山莲花峰下的平坦幽谷中,始建于唐仁宗大和、开成 (828—840)年间,系唐代禅宗僧人宗智创建,唐文宗钦赐“护国兴华大禅寺”,为唐宋时期著名的十方丛林。寺宇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布局呈“回’’字形,分为4栋。前栋为山门,上书“兴华禅寺”,并有“湖山胜迹’’横匾悬其上,东西有伽蓝、土地祠。中栋为正殿,约高13米,宽27米,殿中央供奉木雕泥塑如来佛像一尊,高约4米,佛两侧立伽什、阿南佛像,殿两侧为二十四诸天、十八罗汉、观音、地藏等佛像,殿内悬有“依正庄严”、“海印流光”等横匾。大殿立金柱16根。屋面盖铁瓦,瓦上有明朝铸造字样,瓦长约33厘米,宽约26厘米,后栋为方丈室,是住持谈经布道、传徒受戒之所。另有天王殿、龙王殿等,五代时道吾和尚所作《一钵歌》流传甚广,歌曰:无可离,无可着,何处更求无病药。 病是病,药是药,到头两字须拈却。 亦无病,亦无药,正是真如灵性觉。 “真如”为佛家语。《唯识论》日:“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千余年来,兴华寺历经兴废,尚无详考。但据现存石碑记载,该寺原有朝廷钦赐香火田1万余石,静室48所,历宋、元至明代则颓败不堪,明嘉靖间浏阳知县萧敷《登道吾山》诗,称其“寺残”。诗云: 道吾高不极,雄镇古潭州。绝顶终朝到,群峰一望收。 寺残谁失火,僧老自悲秋。未尽登临兴,重来此地游。 兴华寺在湖南佛教界有较大影响,其创建人宗智(又名圆智)为南禅巨匠石头希迁的法嗣,亲承石头法脉,毕生弘扬南禅思想,创立了极具特色的南禅教旨,所作《道吾乐道歌》至今仍为研究南禅文化的重要史料。其嗣法弟子庆诸、庆远,后分别各司一方,创建了石霜寺和问津寺,皆为一时之名刹。此外,尚有契诠、悟真、仲圆等高僧均住持过道吾寺。1959年因修建道吾山水库,寺庙被拆除,90年代后浏阳市佛教协会募资重建。今开发为旅游景区。景点甚多,有引路松、龙卷田、挂剑泉、冷泉井、祖师岩、棋盘石、失马桥、兴华湖等名胜。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年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6:56 , Processed in 0.1173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