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位于宁乡县官山乡官山村张浚墓之西侧。原以花岗石砌成墓围,三合土封冢,青石墓碑,碑长 1.5米,宽0.8米,碑文为“宋大儒张南轩先生之墓”。墓前有石柱四根,山下有南轩祠,明代大学士杨廷和撰有碑记,为清顺治八年(1651)重修。1967年,墓、祠均被毁。1981年,封冢墓围皆按原形修复,并觅得原墓碑竖立原处,今全墓长11.2米,宽10米,冢高2米,底径5米。1959年由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栻(1133—1180),南宋理学家,字敬夫,号南轩。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随父张浚来潭州。受学于胡宏,与朱熹齐名。乾道元年(1165)刘珙知潭州,重建岳麓书院,聘栻立书院,开创湖湘学派。朱熹来长沙,与张唱酬月余方别。淳熙间召为吏部员外郎。后出知袁州,移知江陵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继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临终上疏,劝孝宗亲君子远小人,为天下所传诵。著有《经世编年》、《南轩集》、《孟子说》等。 张栻在长沙度过十几年,对长沙山水产生了浓厚感情,其咏橘洲诗云: 湘江岁晚水清浅,橘州霜后犹青葱。 归舟着沙未渠进,且看渔火听疏钟。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年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7:07 , Processed in 0.59103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